newsmarket
上下游新聞
本週獲得23次精選
專注於農業、食物、環境等公共議題的獨立媒體,提供每日新聞及深度調查,將農業的精彩、面臨處境、從農業到食物的歷程,帶到大家眼前,累積台灣的農業公共資料庫。
7次
本月獲得贊助
1108
粉絲
馬太鞍 1009》6百萬公噸淤泥覆土,如何復耕?專家建議不移除,原地重劃+滴灌(Day 17)
馬太鞍 1008》安置調查進度大幅落後,大平村嚴重毀損,無人知道未來(Day 16)
虱目魚十年最貴的夏天,漁電共生讓養殖面積少3成,飼料連年漲推高成本
虱目魚價漲不停,銷路跑不動,魚販餐廳反映,再貴只能賣其它海鮮
虱目魚現場》從魚塭晨作到暝流,國民魚串起庶民飲食與地方經濟產業鏈
馬太鞍 1007》光復是否能安居?下游需 2 年整治,上游 20年才穩定,需常態撤離計畫(Day 15)
台灣鳳梨拿到銷美門票,芒果鳳梨肉嫩帶芒果香,耐儲運,搶攻美國 131萬噸市場
馬太鞍1006》縣府決策無章法,災民安置混亂,中繼安置調查未到位,缺橫向溝通(Day 14)
馬太鞍 1004》部落獲參與中央決策,據傳縣府請慈濟蓋中繼屋,部落:需討論(Day 12)
馬太鞍 1003》多年養地全毀,400公頃耕地遭污泥覆蓋,數年無法復耕(Day 11)
【蝙蝠解密】蝙蝠為什麼要倒掛?真的會吸血嗎?科學家為何說牠是超級英雄?
馬太鞍1002》部落是阿美族人的根,青年呼籲集體安置,重建需尊重部落文化(Day 10)
台灣風機造成蝙蝠大量死亡,比歐美高出十倍,專家:應導入「智慧降載」保護蝙蝠
馬太鞍 1001》救災全面升級,劃責任區事權統一,中秋完成清淤,規劃安置復課(Day 9)
鮮乳拿鐵還是冰磚奶茶?近三成業者自願揭露,統一、MOS反映執行困難盼調整
馬太鞍 0930》數百戶災民家徒四壁,泥流清完也無法生活,學者:需完整安置計畫(Day 8)
台美乳協簽署合作備忘錄,擴展乳品市場,台灣維持鮮乳贏面,美乳可搶業務市場
馬太鞍 0929》污泥沖壞電線水管,有家歸不得,全國水電志工幫修繕,開放登記(Day 7)
馬太鞍 0928》污泥垃圾髒亂發臭,馬桶污水不通,局部缺水,生活痛苦值升高(Day 6)
馬太鞍 0927》塵泥深處燃起微光,萬名志工有序編組,中央地方政府各據一方(Day 5)
馬太鞍0926》與污泥及垃圾奮戰,部落及志工自發清運,呼籲縣府儘速統籌
馬太鞍0926》雖然缺志工人手,但是三日內請勿開車進災區,若能「徒步」萬分感謝
馬太鞍0925》泥流衝毀家園,數百公頃農地成灰泥,收容所志工互助,暫時穩住腳步
民族飲食浪潮,小米正式納入校園營養午餐食材,小孩歡呼,可以多吃幾次嗎?
當漁民遇見茶道師,淡雅石斑魚成茶席料理,多汁無雜味,魚鱗魚骨入茶器
孩子的餐盤不是戰場,國產食材入校園補助喊卡,各界呼籲:專款專用,讓政策延續
電網韌性 02》滿滿光電板,為何無電可用?專家:應增儲能微電網,才能彈性供電
會走路的聰明噴藥機,AI 判讀自動噴藥,也可授粉施肥,特別適合溫室小黃瓜
不怕下雨人不來,為核心會員打造精準服務,興大市集18年,數據管理維持競爭力
艱苦人不能等,專業職人組「做工行善團」,為災民志願修繕,重建超過 300個家園
台灣首例,100%本土大豆豆腐進營養午餐,若普及全國,將帶動一千公頃大豆栽培
南台灣多處廢棄物大峽谷,馬頭山廢棄物「銅」超標百倍,台塑石灰埋麻豆魚塭,12年未清
一紙審計部報告,揭開漁電共生秘密,沒養魚可售電,綠能淪套利金錢遊戲
甜燕麥的台灣奇蹟!畜試所十年育成「燕麥墾丁選一號」,比進口便宜且營養美味
農業部推鄉村長者喝鮮乳,養羊協會呼籲,修法讓羊奶作保久乳,更多偏鄉長者可受惠
三代聯手痴愛玉,阿公守護山林,兒女將愛玉結合咖啡、燒酒雞,孫子返家玩愛玉
挽救台南牛肉湯,業界呼籲政府正視「缺牛危機」,加速檢疫、加快育種
丹娜絲受損光電,至今未復電,光電板嚴重扭缺處理棘手,民團呼籲需建立SOP
阿美族酒麴工藝復興,出力釀打造全球首款「糯米混釀酒」,牽手葡萄酒、啤酒同歡
追著螢火蟲長大的兄弟,立志保護森林,黃軍皓與黃軍淇,進興大森林系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