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糧食供需年報》出爐,以熱量為權數計算的糧食自給率,難得止跌回升,由去年的歷史新低 30.3% 微幅升至 30.7%,食米量也從連年下探的的 42.1 公斤,回升至 42.4 公斤,止住六年來的跌勢。蔬果自給率則因氣候天災雙雙下滑,蔬菜自給率創下 11 年來新低,進口市佔率則維持約兩成。

食米量止跌回升,加工成推升關鍵
歷年《糧食供需年報》統計中,食米量總跌跌不休,此次回升相當罕見,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則認為,加工市場是推升食米量的關鍵,包含清酒、米穀粉,以及部分通路開始販售現做蓬發米餅。
近年來,以台灣米製成清酒開始在國際賽事獲獎,霧峰區農會的清酒廠正在擴建,霧峰區農會總幹事黃景建表示,從訂單來看,國產清酒的詢問度確實持續提高,不過對比日本,台灣人對清酒還不夠認識,國內清酒產業規模也還未成熟,好處是國產清酒仍是藍海市場,只要台灣能研發出酒米,未來便有極大成長空間。
至於米穀粉,黃昭興認為,米穀粉使用量雖持續成長,但要完全取代小麥有一定難度,因為米穀粉製成糕點的口感偏乾,優點則在於脆,因此目前有業者用在 pizza 餅皮。而隨著無麩質的健康需求,米穀粉製品近期也愈來愈多,例如:Mos 漢堡供應的巴斯克乳酪蛋糕,便是以高雄 147 米穀粉製成;岩島成專業烘焙近期更推出 100%米穀粉麵包。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2024 糧食年報 01》糧食自給率 30.7% 止跌回升,食米量、地瓜上升,蔬果雙下降(2025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