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2024 年糧食供需年報出爐,糧食自給率止跌反升至 30.7%,肉類攝取量微幅下滑,其中雞肉食用量創新高、豬肉食用量減少。值得注意的是,鮮奶的攝取量較前一年減少,但「其它乳製品」上升,進口冰磚奶增加為主因。
水產品自給率(包含沿近海漁業、養殖漁業,以及以外銷為主力的遠洋漁業)為 138.5%,產量、進出口量 均比 2023年高,國人食魚量增至 33.5 公斤,較 2023 年成長 1.9 公斤。農業部表示,與魷魚產量大增有關,專家表示,我國水產多外銷,實際台灣國產魚供給率「應不到三成」。

肉類攝取量略減,豬肉萎縮、雞肉大幅成長
《糧食供需年報》的提要分析指出,2024 年整體肉類自給率 73.2%,較 2023 年增加 2.4%,主因為產量增加 4.4 萬公噸(+2.8%)、進口量減 6.2 萬公噸(-10.3%)。豬肉 2023 年為 86.3%,2024 年回升至 87.5%;家禽肉 2023 年為 73.8%,2024 年升至 77.8%。
食用量部分,2024 年,人均食肉量為 86.8 公斤,較 2023 年 87.2 公斤略減。肉類食用量中,家禽肉是第一名,人均消費量為 43.13 公斤、創下新高;名列第二的是豬肉,較 2023 年 35.61 公斤減少、跌至 34.96 公斤;位列第三的牛肉為 7.59 公斤,較 2023 年 7.57 公斤略增,並創下歷史新高。
家禽肉和豬肉的消費量此消彼長,與價格、市場趨勢有關。華漢冷凍食品公司董事長李春來是中華民國禽肉行銷協會榮譽理事長,也是國內知名的大肉商,他指出,家禽肉包含白肉雞、有色雞、文昌雞、珍珠雞等,消費量第一為白肉雞,與同樣重量的豬肉相比,白肉雞的屠體價格更便宜,價差約 30%,價格大大影響通路的採購意願。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2024 糧食年報02》豬肉下滑,雞肉大幅成長創新高,鮮奶下降、進口冰磚奶增加(2025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