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nfo
環境資訊中心
本週獲得25次精選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7次
本月獲得贊助
1066
粉絲
尋找農水與光電的平衡 國發會沙盒實驗公布四大綠能區域治理指引
陪他們慢慢變老 美水族館幫年邁企鵝打造「企鵝養老院」
黑面琵鷺IUCN紅皮書降級為易危 台、港、韓保育仍有挑戰
水燈節照亮河流也帶來污染 泰國昭披耶河如何「關掉塑膠水龍頭」?
調查首揭蘭陽溪川廢熱點 八成垃圾集中於兩成河段
【逃離半地下國】氣候高風險卻拆不得? 首爾尋半地下屋的新解方
認識友善森林產物認證 買香菇、蜂蜜也能保護森林
睽違31年 阿里山發現石虎蹤跡 創嘉南地區最高海拔紀錄
【逃離半地下國】真實版「寄生上流」 洪災三年後 他們為何還住在這裡?
10年10萬張歷史照片 堰塞湖、土砂災害在台灣:陳振宇用資料庫強化防災意識
國家氣候政策趨保守,COP30話題轉向「企業氣候轉型計畫」,這款新工具夯什麼?
COP30未納淘汰化石燃料 五大重點看氣候大會的成果與失落
紀錄片《我們一起名字》——從「沒有名字」到自我命名的里行之路
IUCN確認長頸鹿分四種 差異堪比北極熊與棕熊
【非洲豬瘟之後】專訪被祭旗的獸醫師紀又銘︰「重視制度,才不會有意外」
綠能天堂也難敵AI用電量 核能復興潮燒進紐西蘭?
全球CCPI氣候績效指標台灣小升一名 專家示警:光電陷發展停滯
「脫煤者聯盟」添新成員 南韓、巴林承諾加入 亞洲第二國退煤關鍵推手
最「直接」的綠電:即插即用太陽光電(Plug-in PV)優缺點是什麼? 為何在歐洲廣受歡迎?
氣候大會COP30遊行:為亞馬遜而走 人民遊行脫離鳥籠
立院三讀通過光電禁區、環評加嚴——對綠電影響大嗎? 如何不必是「死局」?
四項光電修法今立院表決 在野黨提特定區位禁建光電等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真菌也會蓋房子? 科學家研發出會自我修復的生物材料
從山林小徑到城市平台、從博物館館舍到餐飲商場 八個2025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名單
蘇澳再現15年前淹水惡夢 鳳凰颱風成1967年以來首個11月登陸颱
美麗的紫色誘惑:台日陸寄居蟹貿易暗潮
解鎖COP30關鍵任務:五個QA看懂全球氣候適應目標
從病房到風災山路 安欣瑜的16年原鄉醫療道途
最新氣候風險指數出爐:全球30年災損4.5兆 德環團籲減碳與調適
颱風吹倒電線桿 地下化會是電網韌性解方嗎?
獵物中毒、棲地遭殃 鉛彈污染如何橫掃野地?
容器自備「每個人減一點」 雙溪山城實踐綠色旅遊
最親人的保護區? 守著山海,也要顧腳下濕地——看國家公園署如何接住挑戰
COP30氣候大會登場:中美領袖缺席 森林永續基金承諾逾50億美元
我國NDC3.0氣候大會前出爐 2035年最多減碳40%
台灣鳥調世界第七 eBird Taiwan十年見證公民科學力量
古巨象牙齒揭露萬年秘密 台灣海峽在冰河期曾為草原
火箭升空代價:南澳火箭基地計畫,衝撞瀕危物種生存線
《巴黎協定》十週年 COP30倒數 四大關鍵議題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