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反核團體指核三應先評估安全風險再公投 呼籲投下不同意票

更新時間:2025/08/08 10:00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8月底迎來核三重啟公投,昨(7)日舉辦第一場電視發表會。民間反核團體今(8)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公投程序不合理,應先完成安全評估向國人說明風險、再進行投票決定,現階段將決定權拋給人民,非常不負責,呼籲公民投不同意票。 台灣環保聯盟召開記者會呼籲核三公投不同意。攝影:李蘇竣 核三重啟公投案將於8月23日投票,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與野薑花公民協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民間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反對危險老舊核三重啟,呼籲全國公民投下不同意票。

8月底迎來核三重啟公投,昨(7)日舉辦第一場電視發表會。民間反核團體今(8)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公投程序不合理,應先完成安全評估向國人說明風險、再進行投票決定,現階段將決定權拋給人民,非常不負責,呼籲公民投不同意票。


台灣環保聯盟召開記者會呼籲核三公投不同意。攝影:李蘇竣

環盟批程序不合理 應先評估再公投

核三重啟公投案將於8月23日投票,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與野薑花公民協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民間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反對危險老舊核三重啟,呼籲全國公民投下不同意票。

台灣環保聯盟會長謝志誠指出,這個公投不顧程序合理性且違反權力分立,應該先完成完整的科學檢測與安全檢查,將風險評估詳細告知國人,再交付公投決定。立法院民眾黨、國民黨團在前景不明情況下,將核電廠重啟風險拋給全民決定,非常不負責任。

野薑花公民協會創會理事長陳雪梨表示,依照過去資料,針對核電廠進行「整體安全評估」的工作需要多300~1000億預算,包含評估所有機件、燃料池、圍阻體等設施的適用性,甚至包括核廢料移動、圍阻體破壞試驗等高難度的工程,成本高、耗時長。

即使最後設備完成補強、更新,仍無法迴避恆春斷層緊鄰核三廠的事實,很可能無法通過國際核安審查。他指出,公投要求主管機關進行評估,等於是製造另一個全民買單的錢坑,「完全沒有必要。」

台灣環保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強調,從5月17日核三停機到現在,台灣沒有缺電、空氣污染也沒有加劇,更沒有喪失能源韌性,這樣的成績值得大家珍惜。他認為核三評估延役,是在阻擾台灣能源轉型,不利於空污與溫室氣體減量,積極投入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以及強化電網韌性才是台灣的能源解方。


台灣環盟創會會長施信民。攝影:李蘇竣

正方稱核三無地震風險 民間團體:僥倖40年

昨日中選會舉辦首場公投電視發表會,正方代表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主張,台灣的核電廠運轉40年來,從沒有因地震造成事故,更指稱全球沒有一個核電廠因為地震而有致命影響,福島事件元凶非地震而是海嘯。謝志誠今日回應,葉宗洸的說法是一種工程角度的「傲慢」,輕忽了防災安全,核電廠一但發生事故就是大災難。

民間團體共同聲明強調,應該慶幸40多年來沒有發生核災。從營運紀錄來看,核三的違規、異常事件及事故很多。如汽輪機氫氣爆炸、3A 等級的電廠全黑事故、火災頻繁發生等。若要繼續使用運轉壽命屆期的老舊設備,設備材料劣化將導致更多故障事件,事故風險將會更高,不該抱持僥倖心態重啟。

聲明指出,近年台灣戰爭風險升高,若發生武力衝突,台灣沿海的重要基礎設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台灣地狹人稠沒有疏散空間,敵方可以極低的代價,讓台灣成為留島不留人的地方。此外,從俄烏戰爭經驗,核電廠為了避免產生核子事故,在被包圍、攻擊時會停止運轉,此時反而需要外來電力維護電廠安全,所以核電在戰時無助能源安全。

核三廠今(2025)年3月曾傳出火警。圖片來源:臉書「恆春半島公共事務討論社團」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