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近期發布的《2024年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自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已下降了73%,目前有超過4.1萬種動物面臨滅絕威脅。對此,人工智慧「Gemini」預測了11種將在2050年滅絕的動物,並分析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根據人工智慧「Gemini」,有幾個物種正面臨嚴重威脅,被認為是高度脆弱,因此「Gemini」在每個動物群中,點出了最為突出的例子。
隨著人類不斷掠取地球上的資源,自然生態減少、生物數量下降。面對這些物種的生存危機,專家呼籲應採積極的保育行動,減緩氣候變遷、保護棲息地、打擊非法盜獵與貿易等,避免更多珍貴物種的消失。只有通過全球合作和持續努力,才能為這些動物帶來希望。
以下《客新聞》整理11種Gemini預測將在2050年滅絕的動物:
1. 北極熊: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熊。Gemini預測,北極熊是全球最受威脅的哺乳動物之一。由於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導致北極海冰融化,嚴重影響北極熊的食物來源,所以北極熊可能在2050年消失。
2. 西部大猩猩:可分成西部低地大猩猩及克羅斯河大猩猩兩個亞種,多生活在樹上,喜歡吃生果。因為森林砍伐、人類非法捕獵及伊波拉病毒,西部大猩猩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Critically Endangered)。
3. 蘇門答臘虎:有著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僅分布於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由於過度砍伐森林及盜獵問題,大型貓科動物中的蘇門答臘虎岌岌可危,數量銳減,目前野生個體數約剩400至500隻,亦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4. 加灣鼠海豚(小頭鼠海豚):海洋生物方面,加灣鼠海豚雖未被直接捕獵,但牠們經常受困流刺漁網,早在1996年便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估計全球僅存10隻左右。
5. 皇帝企鵝:是企鵝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因為比國王企鵝還大,所以命名為皇帝企鵝。每當惡劣的氣候來臨,牠們會擠在一起防風禦寒,是群居性動物。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皇帝企鵝的繁殖地、食物供應成了問題,2022年美國已將其納入《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保護名單。
6. 加拉巴哥象龜: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龜之一,成年象龜身長1.5 公尺,平均體重達到175公斤,最高紀錄為400公斤,野外壽命超過100年。由於外來種入侵、棲息地喪失和非法貿易,加上18至19世紀的捕鯨者及海盜,經常捕捉其作為糧食,目前加拉巴哥象龜數量持續銳減。
7. 科摩多巨蜥:是世上現存體型最大的蜥蜴,可以一次性進食相當於自身體重60%的食物,飽腹狀態下重量達166公斤。由於棲息地環境逐年惡化,其保護級別已從「易危」升為「瀕危」。據估計,現存6000頭科摩多巨蜥。
8. 北極海鸚:是大西洋唯一的本土品種海鸚。在陸地上以直立姿態站立;在海中會於表面游泳,以吃小魚為生。其主食沙鰻因水溫上升,北遷至較冷的水域,導致北極海鸚吃不飽,數量下降。
9. 紐西蘭本土鴞鸚鵡: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行的鸚鵡。夜行性,全身佈上黃綠色的細點。是紐西蘭的特有種,在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外來種的入侵與掠食面臨滅絕,人們自1989年便開始推動鴞鸚鵡復育計劃。
10. 金扁蟾:雄性個體全身呈金黃色,因此被稱作金蟾蜍。自1989年起就未被發現,2006年,金扁蟾從「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狀況,被改為「絕滅」。由於全世界範圍內兩棲動物數量不斷下減,金蟾蜍絕滅的實例也被許多相關學者研究,一般認為,造成金蟾蜍絕滅的主要原因為全球暖化和環境污染。
11. 巴拿馬金蛙:雖然被稱為「蛙」,但牠們其實是蟾蜍。最特別的是牠們以手打訊號來溝通,是因為河流的噪音很大,影響了牠們哇叫,故發展出這種獨有的溝通方式。由於棲息地喪失,以及傳染病壺菌擴散,屬於「極危物種」。過往並不知這種斑蟾的存在,當期野生群體被發現時,已處於滅絕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