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璇/綜合報導】2025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今、明兩天(20、21日)在宜蘭大學舉行。總統賴清德出席致詞,提出臺灣高等教育的4大願景,並表示「學術自由及民主生活是我國珍貴資產,希望各大專校院存有風險意識,保護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和科研成果。」另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宣布,國科會未來計畫審查將不以「論文量化指標」為重,而納入專利、產學合作績效、社會貢獻與影響力。
國科會計畫審查 將不以論文量化指標為重
「研究目的不應該是發表論文,而是要造福人類。」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天(20日)表示,學術不該變成代工廠。用論文來算升等,在研究型大學是很糟糕的,學術不應該用數字管理法,而要設法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產業實際應用,不能閉門造車。他說,國科會未來計畫審查將不以論文量化指標為重,而納入專利、產學合作績效、社會貢獻與影響力等項目,鼓勵研究落地實踐。
吳誠文坦言,臺灣產業發展以代工為主,可惜很多創新研究都不在臺灣,就像臺灣學術界有很多優秀人才,在專精領域參與國際計畫,但整個系統都是別人設計的。國科會期許臺灣的研究型大學,不要只跟著別人的規則走,要設法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領導全球的團隊。
吳誠文指出,「臺灣經濟實力已是世界20多名,但幾十年努力下來,卻連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都沒有,實在丟臉。大學端也該思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是否被學校的繁瑣法規等束縛或限制。」
吳誠文也宣布,今年開始的預算編列將增加私校計畫額度和科大計畫資源,鼓勵研究落地實踐。希望未來台灣能發展自主的創新應用研究,除了讓台灣社會能受益,相信對人類貢獻更大,也更有機會拿諾貝爾獎。
吳誠文提到,人才培育不只有科學研究,還有技術開發,如何讓科研落地,協助社會和產業,都仰賴大學教育。國科會鼓勵科研自由探索,少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是追求學術卓越,因此同儕評比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全世界同行給予的評價,追求學術卓越也是讓臺灣被全世界看到。

陳文章:大學財務負擔加重 海外競爭是難題
臺灣大學校長陳文章表示,近年大學負擔愈來愈沉重,包括少子化、通貨膨脹、留才攬才面臨海外競爭等難題,其中又以財務資源不足讓大學感受最深。
他舉例,近20年大學部學生分配的資源幾無改變,雖然經費增加,但大學招生數也增多;再者,大學近年工程從規畫至完工,成本幾乎上漲一倍,很難推動校務;又因政府財政措施,大專校院人員薪資上漲,但大學下要籌措約用人員經費,仍是吃盡苦頭。
陳文章表示,政府推動2030年延攬40萬境外人才,學生入學、學習就業都要更努力,一貫學程等都須突破。因此除了既有高教深耕計畫外,也建議政府有必要推動高教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甚至應有一個跨部會與大學校長的工作小組,因應攬才、人才培育議題。
對此,賴清德表示,剛才聽取寶貴意見,後續教育部也將彙整大家的建言,並據以擬訂相關計畫,一起提升臺灣高教競爭力,為國舉才,也為國家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賴清德:臺灣高等教育的4大願景
賴清德今天(20日)於會中提出臺灣高等教育4大願景。第一、落實教育平權,實現教育資源公平配置。賴清德說,他所推動的縮短公私立大專學雜費差距、提高經濟弱勢學生補助、放寬緩繳學貸本息門檻、鼓勵公立大學增加優先入學名額給弱勢學生,都是為了落實教育平權。但這樣做夠不夠,還有沒有更多努力空間,也敬請各位校長共同來思考。
第二、高等教育必須持續為國家培育新時代人才。賴清德期許教育部及各位校長,努力突破高教體系結構性限制,大膽提出各種高等教育發展可能,讓學生跨越國界與學科的界線,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方法,也讓各大專校院有更多元發展空間。他提及上任後推動的「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就是為了支持孩子走出國門,到海外交流學習。

第三、政府會做高等教育發展的後盾。賴清德說,政府推動「高教深耕計畫」,現已進入第二期(2023至2027年),一方面提升大學品質,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另一方面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及發展研究中心。他進一步說道,政府也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從2021年《產學創新條例》通過以來,不論半導體、智慧製造或人工智慧、循環經濟等國家重點領域的研究學院,都因此陸續成立。
第四,希望各大專校院跟中國交流時存有風險意識。賴清德強調,臺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及學術自由,都是我國珍貴的資產。面對中國持續不斷統戰、滲透、文攻武嚇,他特別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除因應平時防救災,也要提升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希望各大專校院跟中國進行交流時,能存有風險意識,共同保護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和科研成果,一起維護臺灣國際競爭力和國家安全。
今天包括總統賴清德、教育部長鄭英耀、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陳文章、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顏家鈺、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何明果、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及專科學校教育聯盟理事長黃柏翔等,都出席該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