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封面故事】戰與逃:自由的代價 張乾琦烏俄戰爭3週年紀實

更新時間:2025/02/18 21:28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烏俄戰爭滿3週年了,交戰雙方粗估破百萬傷亡,多少珍貴生命成為冰冷的數字、無意義的砲灰。紀實攝影家張乾琦第9次冒險深入烏克蘭戰地,用敏銳的影像和文字記錄戰爭的色溫、聲響、氣味和時空。他總是背著攝影機前往他方、凝視他者,心心念念的仍是故鄉台灣。64歲的攝影老兵一次次見證烏克蘭人奮戰的勇氣、死亡的氣味、逃兵的心聲…,他一方面無畏恐懼把鏡頭靠得夠近,一方面在心態上卻也退得夠遠,不被激情幻覺綁架,而是靜靜觀照,希望能從中尋找屬於自身對照的意義。(編按:報導原文以英文寫成)
2024年11月中,我在凜冽的夜晚來到烏克蘭敖德薩時,整個城市幾乎難以辨認。黑暗吞噬了街道,只有公寓窗戶搖曳著微弱燭光,低聲駛過的車燈,和柴油發電機的持續低鳴。空氣中有揮不散的燃油刺鼻氣味,和無從迴避的噪音—彷彿割草機在詭異、壓迫的沉默中無止盡地嘎嘎作響。
20250217pol001 (2)_2025-02-17.jpg
張乾琦第9次前往烏克蘭戰地,攝於黑海烏克蘭海軍巡邏艦上。

為生存奮鬥 危機感如影隨形

限電在這裡並非不便,而是為生存的奮鬥。經歷3年俄羅斯對烏克蘭包括電網在內不間斷的攻擊,國內半數電力供應已經被摧毀。敖德薩和烏克蘭大部分地區一樣,必須忍受入夜後的冰冷黑暗。
icon-unlock

10 讀選點數解鎖文章

14 天內可無限閱讀

還沒有帳號?免費註冊會員拿讀選點數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一段 365 號 7 樓

readr@readr.tw

©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