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外媒日前報導指出,台積電(2330)已依據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規範,通知中國客戶,自1月31日起,16奈米以下產品的封裝須由BIS「白名單」上的業者執行,否則台積電將不予接單與出貨。

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多家台灣IC封測廠已收到台積電的正式通知。這項規範源於美國商務部去年底推出的半導體管制措施,旨在防止先進晶片流向中國。美方規定,相關晶片須由BIS認可的半導體委外封測廠(OSAT)負責封裝,並建立「白名單」機制,確保符合規範的業者才可承接業務。
根據BIS最新公布的「白名單」,共有24家企業入列,其中台灣共有9家業者上榜,包括台積電、聯電(2303)、欣銓(3264)、日月光投控(3711)、全智科技(3559)、微矽電子(8162)、力成科技(6239)、矽格(6257),以及瑞峰半導體。
此外,名單中還包括美國的英特爾、格羅方德、IBM、艾克爾國際科技(Amkor Technology)、QP科技(QP Technologies),韓國則有三星、LB Semicon、SFA Semicon、NEPES、STECO,以及斗山電子旗下的Doosan Tesna。其他獲認可的企業還包括巴西與韓國技術合作的HT Micron、馬來西亞的KESM、日本新光電氣工業(Shinko Electric),以及開曼群島的光學封裝公司Fabrinet。
值得注意的是,名單中並未包含任何中國本土封測廠。業界人士指出,美國對半導體供應鏈的監管正持續收緊,這次直接限制中國封測廠,顯然是為了阻礙中國在先進封測技術上的發展。
此次管制針對16奈米以下製程,涵蓋系統單晶片(SoC)與特定應用晶片(ASIC)等產品,適逢美中AI競爭升溫,美國藉由該措施,不僅能限制中國技術發展,也能更清楚掌握中國半導體業者的現況。
對台灣封測業者而言,這項規範可能帶來轉單效應。一名業內人士透露,近期已有大量中國客戶詢問轉單相關事宜,預料這波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為台灣封測業帶來新一波成長動能。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高盛最新目標價出爐!「這封測廠」被喊上205元 營收有望年增327億元
台積電、輝達都愛「它」!封測廠「這檔」營收刷新同期新高 股民高喊:要漲到200了
「這產業」撐不住了?他驚見股價腰斬「跌成狗屎」 營業淨利也慘崩...網嘆:沒贏過快蛋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