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終結檳榔數十年未納管亂象,衛福部去(2024)年 12 月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以下簡稱「《檳榔防制法》」)草案,引發檳榔產業反彈,衛福部日前與產業會面溝通後,暫緩「販售需申請營業登錄」等部分草案內容。
《檳榔防制法》推動出現異議,民間團體擔憂草案胎死腹中,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今(6)召開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召集管理單位、利害關係人、專家學者等積極修正細則,而非放手不管。學者提醒,專法應包含輔導產業實質轉型的執行細則,包括廢園轉作、碳權交易等,積極替從業者找到轉行方向。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5/02/1-IMG_6149.jpg)
聯盟:肯定制定專法,不應反彈聲浪放棄立法
聯盟成員暨陽光基金會倡導組主任莊麗真表示,目前《檳榔防制法》在草案預告期,經各方討論後,勢必有部分內容需要再修正,但「不論如何就是推進一步」。但近期因檳榔產業對攤商需申請營業登記等規定強烈反彈,讓聯盟擔憂最終將讓政府怯於立法,草案胎死腹中。
莊麗真認為,檳榔產業對草案反彈無可厚非,衛福部確實應跟產業代表溝通,找出產業較能配合的管理細則。例如檳榔攤商排斥申請營業登錄,但有實質登錄,才能在後續稽查時懲處違法業者,衛福部可考慮要求業者領取食用檳榔警語、告示,同時編列造冊,既減少攤商反彈,又能落實檳榔食安檢驗。
針對檳榔產業提出「不立專法」,而是將檳榔納入既有法規管理的聲浪,莊麗真強調,正因為既有法規都無法彌補檳榔管理漏洞,且傷害國人健康,才需要制訂專法,「專法才能真正落實檳榔公正轉型」,衛福部不應聽到產業反彈就放棄推動。
莊麗真也補充,聯盟會督促衛福部在制定草案子法時,將防治教育工作、輔導業者轉型等執行方式補齊,保障業者權益。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檳榔專法》受產業反彈,是否將胎死腹中?民團呼籲修正細則,讓專法順利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