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是國人不可或缺食物,但它也是出了名的「傷地作物」,一塊農地若種過薑科作物,經常要休養超過 3 年起跳才可復種,不但薑農疲於奔命,也增加山坡地的開墾範圍。
如何克服薑的「連作障礙」?幾位嘗試在同一塊地持續種薑的農友發現,關鍵是「養土」。透過有機質肥料滋養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相豐沛,較能抑制病原菌,讓薑維持健康。有機薑黃專家提醒,薑科作物連作挑戰性大,建議農民真想嘗試,應先少量試種,並優先採取輪作,較能免於種植失敗。

種薑有連作障礙,四處換地勞力勞心
一塊地種完薑,要花好幾年「休養」是農民的既定認知。根據農民經驗,印薑、薑黃等薑科作物有極強的「連作障礙」,採收過後繼續種薑,收成會愈來愈差,坊間說法是薑很會汲取土地養分,而讓土壤快速貧瘠所致。
另外薑連年種在相同土地,植株發病率會增加,可食的根莖還沒膨大就易發爛、死亡,「四處獵地」是薑農的日常,多數地主也基於上述緣由,不會連年租地給薑農耕作。
種薑換地是浩大工程,因種薑過程需要「培土」,當薑的塊根冒出土表,就要趕緊再去覆土,收成時往往累積數十公分土壤,需要大量人力或使用機械挖薑。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挑戰薑、薑黃不換地連作,農友心法:顧好土壤健康、仔細翻土、更專注於照顧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