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台北市最熱鬧的商圈之一的公館商圈,如今卻面臨店家撤離、商業活動冷清的困境。近日有網友在PTT八卦板發文,指出即便疫情結束,商圈內仍有大量店面閒置,讓不少老台北人感嘆,「公館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

東南亞秀泰影城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公館商圈,也已結束營業。(圖/翻攝Google Maps)
該名網友表示,疫情期間多次觀察公館商圈的營運狀況,發現從新生南路、羅斯福路口到基隆路口,約有三十多家店面倒閉,而即便疫情過去,商圈內仍有超過十間店面閒置。他特別提到,一處掛著「禮儀社即將開幕」布條的店面,至今多年未見實際營業,推測可能與都市更新進度延宕有關。他也發現,台電大樓周邊已有兩處土地進行都市更新,並建議房東應該早日都更,以帶動新氣象。
該貼文引發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紛紛分享自己的觀察,「自從車輪餅店倒了,我就很少去公館吃東西了。」也有人指出,公館商圈的營業時間越來越短,「很多店晚上八點多就關了,NET的店面已經空了好幾年,星巴克那間也閒置了半年。」甚至有老台北人回憶:「以前還在大世紀戲院看《機器戰警2》,那時候真的很熱鬧。」

公館商圈的沒落並非近期才開始。(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事實上,公館商圈的沒落並非近期才開始。早在兩年前,就有網友在PTT發文,驚訝地發現羅斯福路沿線的商店大量空租,甚至部分店面閒置超過半年,讓整體氛圍顯得相當冷清。

有網友觀察到商圈越來越冷清。(圖/翻攝自PTT)
對於商圈衰退的原因,網友提出了多種看法,包括網購興起、疫情衝擊、捷運地下化等。其中「捷運地下化」被認為是影響公館人氣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網友分析,過去中永和、新店的通勤族需要在公館轉乘,許多人會順便吃飯、逛街。但隨著捷運路線增加,乘客可以直接搭車抵達目的地,公館作為轉運站的角色逐漸式微,導致人潮大幅減少。此外,都市型態轉變也是關鍵因素之一。許多人更傾向逛百貨商場或徒步區,與東區商圈的變化類似。
【往下看更多】
● 41歲「通告女星」輕生!家屬證實了 遺言曝光
● 可口可樂急召回「進口罐裝飲料」 認最嚴重恐腎衰竭
● 快訊/柯文哲疑急性腎損傷!陳佩琪今下午急開記者會
【今日最熱門】
● 台股重挫308點 2萬2+年線又掰了 旺宏攜「4利多」強漲9%
● 41歲「通告女星」輕生!家屬證實了 遺言曝光
● 吳婉君遭家暴 陳志強打破沈默曬照痛斥:杜絕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