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單厚之
陸配亞亞案吵到全國矚目,讓不少人開始憂心台灣言論自由與人權的問題,75位學者昨天發表「捍衛台灣民主法制與和平安全」聯合聲明,指賴清德上任之後,不斷妖魔化大陸、以戴紅帽子的方式打壓不同意見,激化台灣的對立,並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讓台灣言論自由的空間快速遭到壓縮,時代的思想審查已降臨台灣上空,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很難想像一個網紅的言論,居然能引起這麼大的討論,甚至上綱到國安問題,幾乎把整個社會都攪進去,彷彿成為國家最重要的議題。而這其中,民進黨政府明顯扮演了最重要催化的角色。
亞亞的影片是放在大陸版的抖音,而非台灣人較常用的TIK TOK,亞亞的受眾是對岸的民眾,說白了就是賺「愛國錢」,本質上與去圍剿她的八炯並沒有兩樣,一個賺的是「愛大陸」的錢,一個賺的是「愛台灣」的錢。這樣的直播主在對岸不知有多少,也不會有台灣人真的去關心,如果不是民進黨政府的動作,台灣沒多少人會知道亞亞。
民進黨政府「拿大砲打小鳥」的目的,就是要炒熱「抗中保台」的氛圍。如果內政部只是約談亞亞,訓斥、譴責、提醒一番,這個事根本不會引起社會的注意。所以就一定要把事情作絕、做到夠轟動,才能引起社會的討論,所以才會直接祭出註銷居留、驅逐出境,讓整個故事更加精彩。
亞亞的事件中,有涉及武統的國安、有言論自由的問題、有子女親權的爭議,即便台灣社會對反對武統早有共識,但當民進黨一下子祭出驅逐出境這種遠不符合比例原則的手段時,很多即便不關心、不贊成亞亞言論的人,也忍不住不得不跳出來,就如同那75位學者一樣。
這正是民進黨政府想要看到的,炒熱抗中保台,把整個社會都拉進自己預設的戰場,把原本沉默的人都逼出來,然後扣上紅帽子,以此挑動自己支持者的情緒,讓他們看到台灣究竟有多少「中共同路人」。
一個標榜民主進步這麼多年的政黨,一個爭取言論自由這麼多年的政黨,當然不會不知道什麼是言論自由,這樣的舉動是否違反人權,但為了炒熱大罷免的氛圍,他們硬生生背棄了自己長期的理念和信仰,說「這不是言論自由」。民進黨自我否定的反差,同樣讓整個故事有更多的討論性。

大罷免走到今天,民進黨已經不甘於小打小鬧,而是要一舉擊潰國民黨,扭轉國會生態,讓賴清德能夠像817萬票的蔡英文一樣完全執政。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要把罷免炒熱、炒到非常熱,單單只靠《選罷法》、總預算的仇恨值是不夠的,一定要拉到國家認同的層級,把大罷免再次變成國家認同的投票,於是亞亞就被端上民進黨的餐桌,成為大罷免的祭品。
類似的手法民進黨早就用過,2004年陳水扁選情告急,就提出「防禦性公投」區分藍綠,再舉辦「牽手護台灣」全台遊行,最終靠「兩顆子彈」驚險獲勝;到了2008年又再次提出入聯公投。但當時陳水扁和民進黨是為了求生、避免落選,而如今賴清德則沒有那樣的危機,更多的是滿足個人的權力慾。
民進黨靠抗中保台換取政治利益不是第一次,但過去的陳水扁、蔡英文即便操作民粹,也可能不觸及民進黨的基本價值,但賴清德或許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是絕對的正義,所以毫無顧忌、更無底限,即便一下子拋出祖國說,隔沒多久又把對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也能講得理所當然。
賴清德就職短短一年,司法檢調的形象一落千丈,這次為了炒作亞亞案,更不惜把言論自由和人權等民進黨長期的主張,一起丟進焚化爐當燃料。賴清德或許真能贏了大罷免,卻輸掉了價值、信仰跟道德高度,當有一天民粹失靈或人民疲乏時,什麼價值都不剩的民進黨,勢將跌入萬丈深淵。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觀察/亞亞喊武統打包走人 過氣藝人黃安嘴炮賺流量 辱台是門好生意?
民進黨熱炒藍鐵板 花東連動將成2026主戰場
民進黨火力全開 國民黨搞錯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