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國時間13日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下令檢視眾多貿易夥伴對美國的「不對等」措施,「只要有國家向美國徵收關稅,美國也會徵收同等的關稅」,且再次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要對晶片課稅。
不過,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並不會立刻生效,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將在4月完成相關規畫,4月1日就會交到川普手上,「如果川普想要,4月2日就可以上路」。
對此,川普首任總統任內的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表示,「川普指台灣偷走美國晶片業生意不是事實,美國半導體業走到如今局面,是多年疏於關注的結果。川普不懂問題所在,用關稅這種扭曲做法只會讓情況更糟」。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 點名台灣搶走晶片生意
川普於美國時間13日簽署「總統備忘錄」,要求財政部等部會制定全面性的「公平與對等計畫(Fair and Reciprocal Plan)」,因應貿易夥伴對美國的不對等貿易作為,糾正國際貿易長期存在的不平衡,確保各方面的公平性。
川普表示,要對半導體業、晶片課徵關稅,並再度點名台灣「搶走我們的生意」。他說,美國曾經有英特爾(Intel)等非常好的公司,但這一切都被奪走,「我們希望把這些生意拿回來,希望它們回到美國。如果他們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
他重提過去說法,指現在幾乎所有晶片都在台灣生產,除了韓國有一些之外,「我們希望它們在我國製造。汽車、半導體、晶片,任何業者都可以到美國設廠,就不會有關稅」。
川普還提到「考慮把其他國家採用的增值稅制度(VAT System)視為關稅」;「除了對等關稅,還要另行加徵汽車關稅」;「不允許外國經由另一國發送商品或其他物品到美國」;對等關稅的規定將包括外國採用「補貼」和「非貨幣關稅和貿易壁壘」等障礙。
全世界依賴台製晶片 無法輕易改變
對此,川普首任總統任內的白宮國安顧問波頓指出,川普說的效果能否達到,很值得懷疑。「台積電等公司的晶片品質極高,以至於新進入市場的企業無法一夜之間追上,所需的投資規模更是極為龐大」。
波頓說,川普指台灣偷走美國的半導體製造業,完全不是事實。「這顯示川普不理解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他無法找出解決辦法」。波頓提到,川普對關稅的想法來自有人告訴他,美國19世紀以關稅保護本土產業,關稅當時也是政府收入來源。但當時政府規模小,也沒有現在的所得稅,情況跟現在不一樣。今天的國際體系非常複雜,整個世界也都依賴台灣製造的晶片。
台灣在全球先進晶片生產的角色,讓台積電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但也有人擔心,若台海局勢生變,地緣政治風險恐將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嚴重衝擊。
波頓說,台灣鄰近中國,地理位置使其處於脆弱境地,這無可否認。但也必須正視半導體業的現實,亦即「尖端的晶片製造能力無法一蹴可及」,關稅等扭曲貿易的做法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可能讓情況更糟。
波頓:關稅將提高美國客戶成本
台灣是否能避開潛在的晶片關稅戰,波頓認為,「讓美國的客戶瞭解到,關稅將提高他們的成本、讓產品更貴、進而影響銷量、侵蝕企業利潤,這是非常重要的」。
他說,美國對台灣製晶片的依賴度極高,特別是在資訊科技系統方面。因此,「會有一大群利益相關者不希望看到關稅導致成本全面上升」,可能會向國會議員和其他決策者遊說,以影響白宮,使川普放棄課徵關稅的計畫。
對於近期傳出華府擬要求台積電與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組合資公司的消息,波頓說,外界有很多台積電可以怎麼做的建議,都值得探討,但必須從台積電的商業角度思考,而且「不可能透過幾個交易就逆轉一段時間來的發展」。
波頓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創立的台積電模式,在業界前所未見,這也是它能如此成功的原因,不是手指一彈,說要換個做法,就能輕易改變的。
台灣國安高層會議 應對晶片關稅戰
針對美方可能對台灣生產的晶片課徵關稅,總統賴清德台灣時間今天(14日)上午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應對美方關稅貿易措施等台美議題。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等國安與財經部會首長都將與會。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日前表示,執政團隊將持續關注美方政策,保持緊密聯繫跟合作,共同面對全球各項挑戰,提升台美雙方產業的國家利益,加強台美關係。
川普提與中、俄三方峰會
川普此次在白宮記者會上的發言,還包括提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亭舉行三方峰會,「我希望首先會見的人包括中國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亭。我想說的是,『我們把軍事預算砍掉一半吧。』我認為我們能夠做到。」川普並認為習近平會批准TikTok交易。
他還提到,如果金磚國家對美元耍花招,「我們就不會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印度將購買大量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他希望「俄羅斯重返七國集團(G-7)」;「下周不會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在沙烏地阿拉伯見面」。「不希望美國鋼鐵與日本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