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稅收超徵,是個好消息,去(2024)年傳出稅收在前一年度超徵3617億元,當時社會喊出「還稅於民」每人普發6千元,不過當時的蔡政府拒絕,表示要優先還債,和加強建設投資。很幸運的,今(2025)年賴政府執政,再度傳出稅收超徵,且超徵數字更為驚人,達到5283億元。在當前藍綠關係極度惡化之際,藍營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還稅於民,在全台「大罷免」風雨欲來之際,這次,人民可以拿得到嗎?

稅收超徵,是否一定還稅於民?財政部指出,普發現金不宜常態化,歲計賸餘是供未來年度施政的融資財源,才能減少國家舉借債務。財政部主張,施政應以優先順序為考量,為兼顧財政穩健及國家發展,將研擬債務還本,減緩國家債務增加情形。
另外,現在是否為「還稅於民」、「全民消費拚經濟」的最適時機?各方說法不一,但政治因素,似乎已嚴重影響這提議被執行的可能性。

國民黨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指出全民每人發1萬元,也不過2300億元,不足超徵5283億元的一半,政府還是有很多資金可以運用,願不願意,只在民進黨政府「存乎一心」。藍營指出,國內當前物價上漲,房租、電價越來越貴,已加重民眾生活負擔,加上賴清德總統曾說過,要讓經濟發展的果實與「全民共享」,因此現在就是兌現承諾的好時機。
問題是,「好人」全被國民黨當了,民進黨政府只剩下掏錢的份。一旦發了1萬元,這恩情,全民是算在藍營頭上,或是記在綠營的帳上?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目前立法院、行政院兩院仍應優先處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預算案尚未有著落下,行政院長卓榮泰將持續與立法院長韓國瑜溝通聯繫,盼能為總預算找到解方。
綠營研判,如果藍營對於總預算案的院際協調「預算追加減」提議,只是「口惠」而實不至,總預算被大刪,不僅沒有回補外,行政院還要另掏腰包「全民發1萬」,大失血2300億元,不僅「恩情都做給國民黨」,還讓賴清德政府元氣大傷。錢的用途與去處,都被藍白緊緊控制,想做的事都不能做,豈不成了任人擺佈的魁儡?因此,要先看藍營對預算案的「誠意」,先看立法院長韓國瑜怎麼讓國民黨團、民眾黨團都各退一步,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在「大罷免」山雨欲來之際,藍營也做好準備,指出檢視政府過往預算執行紀錄,民進黨執政下的文宣與業務費,絕大部分是「養綠媒、網軍,與綠營側翼」,分配完全不公正,在野黨刪掉這些預算,讓政府回歸到正常開記者會,只是幫國家省錢,也回歸民主政治。如果賴清德政府不願意,又拒絕還稅於民,不願「全民發1萬」以消費刺激台灣經濟,真正與全民為敵的,就是民進黨本身。
藍營也做了最壞打算,不排除修正預算法,明定稅收超徵至一定比例,應「依法還稅於民」,將列為本會期的優先法案之一。至於民眾黨對這項議題,則主張部分應先償債,或是成立主權基金。
「全民發1萬元」,很多弱勢與低薪族群聽到這消息,都翹首盼望,畢竟社會對底層族群的援助十分有限。即便國家稅收超徵,政府也沒有實施排富,對弱勢族群加發現金或消費券,或是增加什麼具體福利。弱勢,依舊是弱勢。但這項議題,在不少「過得並不是太好」的國人眼中,就成了可以被政治操作的符號。
預算被大刪,可以成為全國大罷免的理由。同樣地,「還稅於民被拒絕」,也可以成為反向操作大罷免的籌碼。藍綠版圖上,各自有不同的想像,罷掉對方的立委,有夢就會成真。一場「還稅於民」的議題,不僅光是財政帳面上的數字計算,可能還有不少政治上的盤算與推演。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觀察/偷情、外遇、出軌不貞?把全台灣人都當白癡
內幕/黃仁勳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我永遠忘不了第1次看他大發雷霆的樣子..」
觀察/「沒人敢碰的內幕」看房價、台中售地、社會住宅的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