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寒冷,還迎來了入冬以來最強寒流,造成許多人因氣溫驟降導致身體不適送醫,甚至多人因此猝死。面對寒冷天氣,民眾經常會飲用一些能夠暖身的飲品,也有些人會選擇喝酒來暖身,但胸腔科醫師黃軒提醒,喝酒產生的暖意只是假象,還可能增加失溫與猝死風險。
醫師黃軒在粉絲專頁發文警告,寒冷天氣喝酒不僅無法真正保暖,還可能增加失溫與猝死的風險,他指出,喝酒後臉會變紅、身體感覺暖和是因為酒精會刺激血管擴張,讓更多血液流向皮膚表面所造成,然而這種「暖意」只是短暫的假象,實際上卻加速了體熱的散失,導致身體核心溫度下降,進而造成失溫風險,堪稱是冷天最危險的行為。
黃軒提到,酒精會影響下視丘(人體的溫度調節中樞),使身體無法有效應對寒冷,導致身體溫度調節受到干擾,並且酒精會麻痺對寒冷的感知,讓人忽略低溫的威脅,進一步減少防寒措施。
黃軒也警告,寒冷天氣,喝酒不僅可能導致失溫,還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負擔,特別是對於患有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他也列出寒冷天氣飲酒,可能引發的致命風險。
1.心血管疾病:
酒精會刺激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2.失溫猝死:
在寒冷環境中,酒精加速體熱散失及核心體溫下降,增加失溫的可能性,易導致低體溫症;當核心體溫降至35°C以下時,人體的器官功能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導致死亡。3.窒息風險:
醉酒後嘔吐可能導致呼吸道堵塞,進一步增加猝死的可能性。黃軒也分享正確的保暖方式,建議民眾與其依賴喝酒「暖身」,不如採取科學的保暖方法來安全度過寒冷的天氣:
1.穿著多層衣物:
採用「洋蔥式穿搭法」,內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2.攝取熱量:
多吃熱食和辛辣食物,幫助身體產熱(如薑湯或辣椒料理)。3.使用暖氣設備:
在室內使用電暖器或暖風機,保持環境溫暖。4.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
特別是在寒冷的清晨或深夜,減少暴露在低溫環境中的時間。黃軒最後也總結對於寒冷天氣喝酒的錯誤迷思,許多民眾認為的喝酒能保暖,其實是錯誤的,喝酒會加速體溫散失,增加失溫風險、喝酒後入睡也不會有取暖效果,且醉酒後會讓體溫調節能力下降,可能導致睡眠中因為低體溫而喪命,他呼籲民眾為了健康,選擇正確的保暖方式,並控制飲酒量。一起安全度過寒冬。
東森新聞關心您
酒後找代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往下看更多】
● 31年老店再見!家樂福桃園店3月熄燈 網:時代眼淚
● 醫起看/陸客在台重症搶救1月 家屬看帳單驚:好便宜
● 入冬最強寒流!全台昨共78人猝死
【今日最熱門】
● 快訊/驚!台中6歲童失足 5樓墜下命大毫髮無傷
● 快訊/台南10:39發生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曝光
● 快訊/憲政史上首次「院際協調」登場 賴清德:團結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