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身體警訊!一名30多歲女子排便並無異常,但她除了頭暈以外,還會耳鳴,本以為是生理期關係,後來持續一個月,發現不對勁,被驗出驗出有嚴重貧血,最後確診罹患大腸癌。
![一名30多歲女子排便並無異常。(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https://img.news.ebc.net.tw/EbcNews/news/2025/02/12/1739359203_37420.jpg)
一名30多歲女子排便並無異常。(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錢政弘醫師在節目《TODAY健面聊》中透露,大腸癌的症狀可能不僅限於腸道問題,特別是位於右側的大腸癌,常以貧血為主要表現,患者可能出現臉色蒼白、容易喘、乏力及精神不濟等症狀,甚至伴隨頭暈、耳鳴。
錢政弘醫師分享了一名30多歲女子的病例,該名女子並無排便異常,但持續出現頭暈及耳鳴,起初以為是生理期造成的貧血。然而,耳鳴症狀持續一個月後,她在上班時因仰頭開窗瞬間感到強烈頭暈,視線一片黑,幾乎快要暈倒,劇烈耳鳴使她無法正常工作,於是趕緊就醫。
![劇烈耳鳴使她無法正常工作,於是趕緊就醫。(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https://img.news.ebc.net.tw/EbcNews/news/2025/02/12/1739359336_71401.jpg)
劇烈耳鳴使她無法正常工作,於是趕緊就醫。(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錢政弘醫師指出,檢查結果顯示,她患有嚴重貧血,且並非與生理期相關。進一步的糞便檢測呈現潛血陽性反應,隨後進行大腸鏡檢查,最終確診為大腸癌。
EBC東森健康小教室-大腸癌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早期並無症狀,但可以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民眾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並培養每天運動的習慣,而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每1年至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民眾應培養每天運動的習慣。(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https://img.news.ebc.net.tw/EbcNews/news/2025/02/12/1739359442_54186.jpg)
民眾應培養每天運動的習慣。(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往下看更多】
● 醫起看/諾羅腹瀉就診人數創5年新高 醫:避開這食物
● 醫起看/天冷想取暖!醫警告靠「這飲品」暖身超危險
● 醫起看/全台OHCA突破5百人 醫示警「快樂低血氧」非新冠獨有
【今日最熱門】
● 成大副校長十指緊扣黏小三!離家300里共餐陪過夜
● 美魔女腳踏兩條船!台大教授吃完櫻桃鴨進香閨
● NBA/湖人補強不停歇!簽下歐陸長人Len、裁掉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