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系主任)、林本炫(國立聯合大學教授)
講客廣播電臺「講客」一詞蘊含雙重意涵:一方面指「講客家話」,另一方面則指「講論客家事務」。近期圍繞客家預算的諸多議題,正屬於後者範疇。此一議題可追溯至2024年12月2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造成客委會預算的不利影響,繼而在總預算審查過程中,部分立法委員陸續提案刪減與凍結客家相關預算,再加上「通案刪減」所帶來的影響,最終於立法院通過總預算後達到高潮。
政府預算如何編?如何審?
依照《預算法》第46條,行政院必須在會計年度(也就是日曆1月至12月)開始四個月前提交立法院審議,並附送施政計畫。總預算案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一個月前由立法院議決,並於會計年度開始十五日前由總統公布,以便政府各項政策和業務能夠順利推動。行政院送交立法院審查的稱做預算案,立法院審查通過的稱為法定預算,而各機關年度結束執行完畢的稱為「決算」。
立法委員的主要職責是審議「法律案」和「預算案」,審議通過的法定預算具有法定地位,和審查通過的法律一樣。《預算法》規定政府預算編列以平衡為原則,因此政府編列預算首先考量是「歲入」,也就是根據以往政府各項收入,加上預估下一年度的經濟成長,然後編列「歲出」。經濟持續成長,政府收入增加,歲出編列自然也年年增加。三十年前我國中央政府總預算規模大約是兩兆,目前則是三兆多。
俗稱的「砍預算」並不恰當,審查預算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各機關編列的預算如果合理,就應該給予通過,不合理的就減列。那麼要怎樣審查預算呢?不論是中央政府或者地方縣市政府乃至於鄉鎮公所,政府推動政策,必須要有預算,也就是要有錢。如果政府說如何如何重視某件事情,卻沒有編列預算,那麼就只是說說而已。因此,審查預算必須瞭解下一年度中央政府的施政,包括行政院各部會的施政報告。另一方面,政策具有延續性,因此也必須瞭解歷年度的施政情形。如果不瞭解政策和預算的關係,光看預算說明和數字而隨便亂「砍」,就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綜上,客家委員會的預算關係到各項客家政策和業務的推動和落實。客家委員會的預算如果遭到不合理刪減,就會影響到相關客家政策和業務,也就是影響到客家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客家語言的復振。
客家預算被刪多少?
在此次審議預算過程中,媒體廣泛報導,立法委員與客委會主委之間亦多次對話、澄清,然各界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程度不盡相同,導致諸多爭議與討論。確定的是客委會預算遭刪減1.9億元、凍結4.16億元,導致客家藝文活動規模必須縮減,全國伯公照護站的服務受到影響。若預算不盡快解凍,將有多項計畫被迫停辦。此一發展引發客家青年、客家社團及文藝界的強烈不滿,進而促成抗議行動,甚至出現罷免相關立委的倡議,矛頭尤為指向提出刪減與凍結客家預算之立法委員。遺憾的是,其中不乏客家地區選出的客籍立委。
立法委員在預算審查過程中,肩負監督客委會的責任,其中不乏基於合理監督之提案。然而,部分刪減預算的決策卻顯示出對客家事務的認知不足與標準不一。例如,有些提案將業務推廣與政績推廣混為一談而予以刪減;有些則因對客家事務缺乏深入理解而輕率刪減;亦有基於「今年預算高於去年」的簡單比較,便決定刪減者;甚至有立委因不滿政府官員的言論,而提出刪減預算之提案。此類決策是否經得起公眾審視,值得深思。此外,審查過程中是否充分溝通、決策是否合乎程序,更是公民社會所關注的焦點。
刪減預算對客家造成多大傷害
針對本次預算凍結,其影響不可小覷。客家委員會相關經費總共遭刪減凍結13.88%,此舉不僅導致業務執行時程延後,部分計畫需暫時中斷,甚至有些因凍結而無法執行。即便後續獲准執行,過程中仍將面臨高度的不確定性,使業務推動大受影響。這種暫緩後再啟動的情況,猶如一輛正在爬坡的車輛被迫停下,待重新啟動時,可能無法順利爬上坡,進而嚴重影響客家事務的持續推動與發展。
族群事務與一般事務,有其特殊性,例如客語傳承之危機係整體社會環境之不利所造成,因此儘管目前政府關於客家語言復興之計畫全面而周延,仍不足以有立竿見影之成效。如果只看到目前成效不彰,就率爾提案凍結或刪減,對投入客語復興之第一線工作者,打擊甚大。又如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有南北兩園區,特別是北部之臺灣客家文化館刻正進行博物館提昇計畫,這對臺灣客家論述及教育推廣舉足輕重,如不細究其實質需求,統刪一成水電費,或以館藏數位化不力而凍結相關費用,對該館運作影響十分嚴重。
人才之培養有其持續性,不問青紅皂白,統刪事務費一成,有可能導致第一線參與者,例如參與伯公照護站之照服員或者參與地方創生之返鄉青年,因計畫中斷而離職,明年即便回復預算,這些人才可能已經轉行,必須重新培養人才,造成前功盡棄。
這次主張刪減或者附和刪減客家預算的立委,有不少是桃竹苗客家地區選出的客籍立委。他們或許缺乏客家意識,或者對客家政策不瞭解,更可能是無法違逆黨團意志,因此不能扮演捍衛客家預算,發展客家文化的角色,令人相當遺憾。無論對於預算的爭議如何,關心客家的朋友,仍不宜因為一年的預算或一任政府之施政而立場分明,進而導致彼此無法溝通及協力。把客家擺在中間,應該成為客家鄉親朋友的共識。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講客廣播電臺》邀請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您還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SoundOn https://reurl.cc/Gj9o2D
KKBOX https://reurl.cc/Wx5k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