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顧最新報告就指出機器人概念股的五大利多:機械手臂成本下滑;勞動力短缺與勞工成本攀升;主要市場如中國,相關政策不斷出爐;AI運算結合機器手臂,提高產線自動化程度;協作型手臂興起、拓展新應用場域等,預期2023到2030年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將達6.9%。該報告指出,機器人相關族群可分為幾大領域,一個是零組件與模組廠,目前台廠具備的優勢產品包括馬達、驅動器、線軌與螺桿、關節模組等;關鍵廠商則含括台達電、上銀、大銀微、全球傳動、鈞興-ky 以及直得等。
- 其中、上銀在線性滑軌、滾珠螺桿產品方面市佔率為全球第三,最大的競爭者分別為日本的 THK 及 NSK 兩間公司,分居市占率排名前兩位,最大的THK擁有約五成市占,國內同業則有台灣滾珠企業、直得、全球傳動科技及銀泰科技等。
慧友業務從100%的安全監控產業轉型,目前車載產品占營收達50%,安控業務占50%;車載產品鎖定商用車市場,如大卡車、大客車等,並曾接獲國防部的6000輛軍車訂單,包括車外攝影機、車內駕駛1部攝影機。
和椿成立「機器人應用研發中心」,也發展auro solutions機器人自動化子品牌,積極整合相關協作機器人、AMR、無人搬運車、無人叉車、樓宇清潔機器人等產品的整合應用技術。
全球傳動看好人形機器人未來前景,2024年投入行星式滾柱螺桿開發,已有中國大陸及美國業者感興趣,正與全球傳動洽談合作,預期2025年下半年起,可望貢獻營收。
另外鈞興-ky新開發的減速器,可應用在工業機器人、航空航太、數控機床及半導體設備等領域,預計在2025年貢獻營收可望增加。
台灣精銳生產的行星減速機主要應用在自動化設備,已經拿下半導體、生技醫療及自動化倉儲等行業訂單。
第一金全球AI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張銀成觀察,全球正從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一路進化到人型機器人。他說,以前的工業機器人,工作場景需特別量身訂做,產線可能不是人可以進去的,前期的投入就會比較多。但其實很多工作在辦公室、在家中,很難為了一個機器人去特別改造。因此,就有了「人形機器人」的需求,讓它們可依循人類的動線,融入到日常生活與職場之中。
隨著AI技術不斷突破與成本持續降低下,加速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成長幅度,根據研調機構Global Information報告顯示,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 29.77%,從2023年的23.8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147.6億美元。
展望2035年,研調機構DIGITIMES樂觀看來未來10年內,人形機器人將迎來爆發性成長,2035年產值將高達260億美元(約台幣8400億)。
【原文出處】跟著大咖布局機器人概念股 9檔關鍵廠商看這裡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