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提報的偏鄉學校,大原則不能超過教育部給的「配額」,只有地方政府最瞭解每一校的偏遠現況,連同第二階的非山非市學校,送到教育部做審核;偏鄉三年補助200萬元,非山非市100萬元,做為修繕硬體設備之用。活化課程和老師研習經費,另有每年共50元的補助,而非山非市…一半都不到。教育部則說,他們尊重地方教育局處送來的名單;名單是否如實,是否為「最急切」,最需要幫助的學校,還是有不能動的學校? 一直是問號。
教育部國教署如何依16項指標,計算各校「偏遠指數」,這一點最直觀的方式,可依指數從極偏,特偏,偏遠,非山非市依序開始排名,指數跌出某個數字就不採計不補助,並將各校指數公布;就算擠不進去,有弱勢身分的孩子依然保有相關補助,此可謂黑白分明的分類原則,教育部始終讓人看見灰,六年來並未有公開的榜示,說服不了人。
「總額管制」是整個問題大罩門,去年五月,前教育部長潘文忠在接受立委質詢時說:偏鄉學校「沒有」總額數量的限制;此言一出讓教育部官員和立委驚訝:就是因為教育部管控限額,這份名單才一直擺不平。立委再問 :每一所學校都能列入偏鄉嗎? 潘部長這才回應道:不可以。在教育部三年公布一次偏鄉和非山非市名單的規則裡,107學年、110學年、113學年各公布過一輪,誰能擠進偏鄉名單,透明度一直沒被解決,某位不具名學者認為,這份名單飄著政治味。
但教育部也有說法,113學年擠進偏鄉國小有1191所,非山非市471所,共1662領有《偏遠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的中央補助,而1662所占了全台灣國小50%;教育部認為中央補助的比例與世界各國相比,明顯偏高。非山非市是法規之外的「增額錄取」,意思是中央盡力了。但以新北市而言,新法上路後,有20多所學校擠不進補助名單。
補助當然能給,原則是必須用在刀口上,流向真正需要的學校;三芝橫山國小吳景泉校長說,三年一輪,偏鄉可以修繕的就先修,修到第三輪該修的也差不多了,這時經費餘裕就能流向爹不疼娘不愛的非山非市學校,這是他屈居非山非市學校這六年,以此安慰的樂觀。林口南勢國小新接任的張萬枝校長思考著,共好與獨好是這個制度帶來的反思,如若把孩子的差距拉齊,台灣社會向上提升,方能成就進步的力量。
非山非市不只是用「認定標準」去定義出來的鄉鎮,它更是台灣邁化高齡社會、人口外移嚴重的形容詞,它的地理位置不在山之巔、海之涯,但交通和醫療資源和偏鄉一樣不足。台灣368個鄉鎮,每兩三年都會有一個跌進「可視為偏鄉」意即非山非市名單,在資源挹注的道路上形同孤兒,需要各界更多關心。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多《鏡新聞》報導
不山不市、非山非市招生困難 學生人數不足 師資不夠 資源短缺困境 如何扭轉?|困在非山非市
彰化大城連續廢校 兩年轉三所家長提告縣府 西瓜偎大邊 家長擇校加速小校弱勢受教不均等|困在非山非市
衛生所缺醫生 非山非市最明顯 512萬慢病患者 守護公衛誰來承擔?地區醫院消失 醫療安全網就瓦解?|困在非山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