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環境變遷的挑戰與適應
在第一場論壇中,花蓮新社部落噶瑪蘭族人潘國祥指出,海岸原住民族的生活型態近幾十年來受自然與人類活動環境變遷雙重影響,面臨諸多環境永續的新挑戰。
以臨海農作為例,傳統農業模式在綠色革命後一步步轉變為集約、運用化學肥料和農藥強耕犛的「現代」模式,臨海農田所使用的肥料和農藥污染終將由海洋承擔,進而影響到臨海原民的生活。另一方面,東部沿海本為原民生活空間和維持生計的場域,也逐漸轉變為大眾娛樂休閒空間,致使原民年輕世代的生活模式受到極大影響,原民的海洋傳統知識與技能正一步步流失。
潘國祥指出,透過部落長期的水下調查、水下攝影等行動,進而觀察到水梯田耕作對海洋生態的影響,這些環境變遷必須仰賴當地人長期觀察才有可能發現,同時也反映原民在海洋永續的高度意識。
當地與花蓮農改場進行緩衝田環境監測數據,若可以連結海洋學界的合作參與,深入了解農作活動與海洋生態變動的交互作用,對於未來調整農作模式,將會有重大助益。
來自帛琉社區大學的基塔隆(Christopher U. Kitalong)也提出類似的觀察,全球化觀光活動盛行,帛琉生活型態變遷,年輕人與傳統知識產生斷層。在探討環境變遷對海岸在地社群影響的同時,也應該考慮社會變遷與自然環境變遷的交互影響。
整體而言,強化海岸原住民族的在地韌性是適應環境變遷的主要工作之一、導入海洋保育觀念、強調科學方法並與專業人士連結,讓在地知識具象化且科學化,以確認因果關係。另一方面,推動耕作模式改良,讓居民重新認識部落、培養自主管理能力並形成夥伴關係,可以達到生計、環境、社會三層面的永續多贏局面。
第二場:原民意識與海洋永續行動
2022年聯合國《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問世,白紙黑字認可「其他有效保育區域」(OECM)為達成「30×30目標」(編註:各國決議要在2030年前保護30%的陸地及海洋)的方法之一,並強調須重視保護區內原住民的權益,還有其應用於保育和管理自然資源的傳統知識。
原住民族怎麼看待OECM?在其生活領域內劃定OECM需要注意哪些事? 「其實,當原住民族因應內外變化,仍持續依循傳統知識來管理居住地的自然資源,這片領域就已經是一種OECM了。」來自庫克群島的代表瓦維亞(Anthony Vavia)和蔡政良不約而同表示。
長久以來,庫克群島採取「Ra’ui」傳統管理系統,針對土地、珊瑚礁和潟湖資源使用予以施加限制、因應海洋資源變化;都蘭部落則開始禁止年輕人夜間捕鸚哥魚、豐濱港口社區的阿美族社群甚至自主成立保育巡守隊,守護硨磲貝。原民善用資源管理的傳統智慧來保護仰賴其生存的自然環境,正是海洋永續的關鍵一環。
在原民領域劃定OECM最關鍵且必要的是尊重原民主權與治權,並與原民代表共同討論領域劃定和管理的方式。舉例來說,都蘭部落認定的重要魚種與其生活和文化傳統緊密扣合,跟科學所界定的指標魚種不全然一致;此外,阿美族水下獵人,相當熟悉在地海域的海況與資源變化,因此設立OECM時,要保護哪些魚種、劃定多大範圍、如何管理,不僅需要科學調查,更當與原民知識相輔相成,還必須進一步討論原民自治權。
與會學者提及,劃定OECM並不是用單一模式去處理,而是在每個環節討論都充分納入部落和社區的聲音、積極了解原民文化歷史脈絡,並尊重原民以傳統知識進行資源管理,如此才可長可久。
第三場:海洋作為南島家園與主權的想像與實踐
台灣原民與世界其他南島語族類似,在歷經數百年的殖民歷史下,仍奮力保有與大自然共存的傳統知識。其中幾個濱海的族群,也同樣擁有獨特的原民傳統生態知識(TEK)。然而,傳統生態知識受到時間與空間變化的影響,也產生許多挑戰。近年來,台灣東部包含原民在內的許多年輕人,試圖復振航海的知識與技術,向更大的太平洋南島語族學習,展現了台灣原民企圖透過海洋與世界南島語族再連結的盼望。
與會學者們認為,原民行動根植在家園想像與實踐的基礎上,連結過去,創造未來。台北藝術大學林益仁從一位墾殖者(Settler)的後代反思與實踐談起「找家」之路,探問「家是什麼?家在哪裡?何時的家?誰是家人?為何有家?」等問題,討論原民面對各種挑戰下傳統生態知識的路徑,更透過他自身的實踐,以走動的方式,以身體的實踐,綜整出關於家的環境與記憶所浮現的海洋人文。
清華大學林浩立副教授以斐濟總理近年來提出的「和平之海(An Ocean of Peace)」架構為題,指出斐濟相當強調唯有奠基主權之上,才有可能實現和平之海。和平之海除了是斐濟地緣政治的選擇之外,更重要的是海洋環境的保育,透過發行斐濟主權藍色債券,進行海岸管理、永續漁業、都市環境發展與水資源管理等。這個主權並非只有國家層次,各個原民社群的主權也是海洋保育的根基。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史國良(Scott Simon)教授提及,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計畫於2024年夏季完成一艘20人船,並航向菲律賓的巴丹群島。他認為台灣原住民族,不論是達悟族或阿美族,都可以從關島、帛琉或馬紹爾群島的復振傳統航海經驗上獲得重要的身體知識(body knowledge),並指出達悟族造船航海知識維繫與傳承的必要性。期待透過實際的航海行動連結部落長者的智慧與青年的行動力,將原民的航海知識、智慧與情感繼續留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第四場:黑潮由南向北的科學旅程
黑潮由南向北,連結著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黑潮對台灣的漁業、文化、氣候和水文學具有深遠的影響,黑潮揭密不僅是台灣海洋永續跨域的環境科學社會文化重大議題,同時也是賴以為生的原民開啟與海洋永續對話的鑰匙。
透過衛星觀測和渦漩追蹤技術,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張明輝教授以葉綠素細絲狀結構觀察台東外海小尺度黑潮震盪,並研究其對漁業的影響,發現台東外海受黑潮物理作用引發小尺度動力,促進水下營養鹽供應和浮游植物生長,是造成葉綠素濃度變動的關鍵因子。
這些高濃度葉綠素的動態變化,如同海上的梵谷星空,隱藏著黑潮物理震盪與漁業互動的秘密。
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江偉全,則分享長期在東部觀察到的漁業資源變化如何受黑潮影響。人稱「海哥」的江偉全透過衛星標記和超音波追蹤器,研究魚群洄游路徑,更了解環境因子對魚群行為的影響。魚群行為受到產卵、覓食、躲避天敵等因素影響。海哥指出,當黑潮在日本紀伊半島附近的海域呈現蛇行並大幅度彎曲時,稱為「黑潮大蛇行」,影響著魚群的移動路徑。
台灣在全球鯨豚研究中占有獨特地位,全球約有90種鯨豚,台灣能觀察到超過30種,其中花蓮就記錄了20種。黑潮基金會在花蓮深耕26年,致力於提升民眾對鯨豚保育重要性的認識,近年推動的「海洋綠洲」專案就是期望由基礎科學知識連結在地保育實踐。黑潮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打趣的說,因為解說員拿麥克風,在船上聲音最大,可以有效實踐友善賞鯨規範。
開啟人文和自然科學間的對話
「美好的生命經歷是文化建立的起點。」絕大多數台灣人的海洋體驗仍停留在美食與遊憩,缺乏貼近海洋並與海洋共舞的感動經歷。不論是海泳、生態潛水、潮間帶觀察、淨灘、漁港歷史人文走讀等活動,與會學者均十分支持政府相關單位能結合民間團體推廣各式「近海」體驗活動,從自然、人文、歷史、體育各面向緊密並深入連結生活與海洋,讓台灣人與海洋的經歷從海鮮與遊樂,走向富含自然與人文體驗的海洋文化。
今年座談著重人文和自然科學間的對話,但就如蔡政良老師所言:「科學和原民知識對海洋永續都十分重要,但有能力融合兩者的人才卻幾乎沒有。」在AI浪潮席捲而來的時刻,一方面當保存並重新檢視原民知識,另一方面當進行科學研究推動海洋永續。台灣需要固定的海洋跨域交流場域及平台,深入討論並取得行動共識,當然也需要政府單位及研究機構投入資源,推動優先研究項目,取得新知來解決問題。 此外,還亟需傳播海洋永續科普知識的新興人力,具備連結原民傳統知識及科學新知並轉化成科普語言的能力,透過各級學校、博物館、海洋驛站及關懷海洋議題NGO/NPO等平台,將含有融合原民文化底蘊和海洋科學知識的內涵傳播給下一代和大眾。
透過連結南島原民並整合人文海洋和科學海洋,台灣不僅可成為傳承原民知識及連結科學研究來實踐海洋永續的先驅,還可成為國際社會建立新興海洋文化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