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偉倫/特稿
作為服務公共利益而存在的公廣集團公視、華視有意共同投資3千萬元成立新創公司,遭到了極大質疑,特別是在作為主投資者的華視長年虧損無起色,且主導此案的公視董事長胡元輝在明年公司還未正式成立時可能就將屆滿卸任,且新創公司的商業模式不被看好,還有在開會時提供給董事會的資料要回收,甚至還要簽保密協議,不願公開會議紀錄等作法來看,都讓外界對公視華視要投資新創公司的動機理由更加懷疑。
華視加入公廣集團18年來已虧損達40億元,特別是在胡元輝2022年接任董事長的任內預估也將累計虧損達7億元。據了解,華視董事會已經通過的明年度營運預算書中,又再度編列虧損預算,預計明年將虧損達2.3億;對比已經開始盈餘的台視,未戰先退卻要另外砸錢投資其他事業的經營策略,正是外界質疑重點;而且華視董事會也通過向銀行增借3億元額度,借款額度已達44億,預計年底將再借1億調度現金流。
雖然面臨在野立委的輪番質疑,身兼華視董事長的胡元輝的立場卻也更加堅定,他認為華視加入公廣集團的平均每年虧損在2.5億元,而他任董座的三年來都在這個平均值以下,且投資案都是經過董事會一致同意,所以這件投資案「當仁不讓」,一定要積極推動。
胡元輝認為,公廣集團需要數位轉型,因此不能因為虧損而停止前行。傳統經營模式已無法真正扭轉華視虧損趨勢,因此必須另找出路「向數位轉」進行AI或數位轉型。這次投資計畫是基於兩大考慮,第一就是透過新創公司推動公廣集團的數位轉型;第二是希望此一公司有助於華視營收的增加。胡元輝在媒體訪問中也透露,他有信心這項投資計畫在第三年後開始轉虧為盈。
不過,對於已經到任滿兩年的胡元輝以及華視總經理劉昌德,他們似乎尚未說明自身經營績效如何?也沒有提出還款計劃,這樣要如何說服外界繼續去推動投資計劃,恐怕理由很不充足。同時投資不可能保證百分百獲利,一旦虧損甚至倒閉要由誰負責或咎責?在野立委要求的咎責條款,管理階層似乎並不理會。作為替每個國民與納稅人服務的公廣集團,還有在華視工作的內部員工,經營者仍有必要說明清楚。
除了華視之外,準備共同的參與投資的公視則因須以公共服務為宗旨,為讓商業投資更具合理正當性,公視董事會也增設通過投資管理辦法,開放財務性投資營業項目。除此之外,有內部人士透露,公視董事會在11月15日更進一步解除「公視需佔投資單位股份2/3之限制」。胡元輝與管理階層不惜大費周章工夫進行這麼多的前置作業,就是為了讓華視、公視可以攜手投資新創公司。
雖然胡元輝強調,新創公司沒有安插酬庸疑慮,不過新創公司是否具有核心技術,尚未可知。屆時若需要第三方廠商協力作業,是不是又有業者憑藉與公廣集團管理層有「裙帶關係」進而取得標案合約進場,有沒有圖利嫌疑,在專業技術上是否有足夠資格;相關數據、資訊取得是否涉及個資、版權被濫用、盜用,恐怕都需要公眾睜大眼睛好好監督。
據指出,公視集團欲投資的「新創公司」主要以協助客戶進行數據分析及廣告投放為主要業務,再加上運用公、華視片庫資料再利用創作,只是此項工作本來公、華視就已執行,不解有何理由再多花經費另做同樣之事。
另外,公視、華視投資的新創公司將聚焦數據分析、社群行銷、AI應用三大領域,但新創公司在沒有驗證經驗的情況下營運行銷大數據資訊,客戶通常很難願意埋單,因此預估初期應只能服務集團內部業務,要如何打開口碑恐非易事,也因此當初就被質疑為何不先在組織體制內部運行,至技術成熟後再開新公司,才是穩健作法,而且新創公司經過申請程序,可能要落到2025年5月後才能成立,屆時公廣董事會任期已將屆滿。
胡元輝比喻自己不能當「坐在金山上的乞丐」因此更要加緊腳步,但從以上種種不合常規的思考操作方式,如此急切的背後是否有何其他動機,恐怕都很難不引起揣測。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幕後/華視內部再提資產活化 數百億土地開發利益才是公廣事業最大焦點?
觀察/頻遭質疑立場偏頗、為政治服務 公視經營讓公共化價值被挑戰
電視新聞還有多少羅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