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宣佈,因水情無虞,原調節用水的「大區輪作」政策,明年(2025年)將暫停實施。該政策以兩年為一個循環,以灌區進行輪值,輪值灌區一期作不得種植水稻,形同產業定期被迫放無薪假,屢次引發稻農反彈。
大區輪作政策為期四年,2025 年表定為實施的最後一年。農糧署表示,之後會與水利單位共同邀請水稻產業鏈相關產業團體,進行通盤檢討,新的計畫將於 2026 年實施。儘管稻農鬆了一口氣,但稻界也普遍認為,食米消費市場萎縮是必需面對問題,無論是斜槓、轉作或改變耕作模式,轉型都勢在必行。
農糧署:水情無虞,明年大區輪作暫停
為節約農業用水,同時解決稻米過剩的問題,農委會(今農業部)於 2020 年 12 月推出大區輪作及水稻四選三政策,2021 年實施。稻作四選三政策內容為,農民種植水稻以兩年為一循環,兩年共有四個期作,若四期全都種水稻者,其中一期不得繳交公糧。
大區輪作政策則以兩年為一個循環,以灌區進行輪值,輪值灌區一期作不得種植水稻,選擇做生產環境維護或轉旱作可領取節水獎勵。
然而,大區輪作政策實施後,卻讓水稻產業鏈相當反彈,上千位農民、秧苗場、代耕業者在去 (2023) 年 8 月連署、要求廢除「大區輪作」。去 (2023) 年 10 月 26 日,農業部發函表示,考量目前重要供應農業用水之水庫已接近滿庫,因此 2024 年將暫停實施大區輪作。
大區輪作暫停但未廢除
農業部於昨 (28) 日發函,宣布明 (2025) 年再次暫停實施大區輪作。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說明,暫停實施的主要原因為水情無虞,其次,大區輪作鼓勵一期稻作轉種雜糧,但上半年一期作種雜糧,收成時容易遇到梅雨等天災,農民轉作意願不高,因此大多是休耕,加上目前大區輪作都是自願性,節水效果有限,此外,大區輪作對大農、代耕、育苗場都造成影響,最後決定暫停。
大區輪作連續兩年暫停,未來是否還會實施?黃昭興表示,目前該政策並未取消,「也不確定是否終止」,唯一確定的是,接下來將與水利單位、相關產業團體一同檢討,找出更有效節水、轉作雜糧的方法。
「絕對不會和現在一樣」,黃昭興表示,新的計畫將於 2026 年實施。此外,他並強調,大區輪作暫停實施與公糧是否漲價「沒有關係」。
稻作協會:未來應改成「小區輪灌」較好
對此決定,中華民國稻作協會理事長陳燕卿表示,大區輪作實施後,產業鏈苦不堪言,不少青農無法工作卻仍要還貸款,只好離農去上班,實耕者與地主則因休耕補助糾紛不斷,桃園地區更有地主提告實耕者,「如果(大區輪作)繼續下去,雙方關係會越來越差」。
陳燕卿表示,大區輪作暫停實施,產業回歸正常運作、產地氣氛也較和諧。他建議,大區輪作政策未來應改為小區輪灌,執行較無礙。
育苗協會:鬆了一口氣,但宣佈太晚,秧苗準備不及
台南市水稻育苗協會秘書胡育旗是「廢除大區輪作」提案者,他認為,明年暫停實施讓水稻產業鬆了一口氣,但「太晚宣布」,許多秧苗場以為大區輪作照常實施,沒有準備足夠的秧苗。
此外,南部的紅豆因颱風、淹水重種,紅豆產季向後延將影響一期稻插秧,希望農政單位能協調水庫放水時間能拉長,切忌在過年後放水,才能確保育苗生產。
水稻生產過剩,大小稻農都要轉型
儘管大區輪作暫停實施,讓水稻產業鏈工作者保有工作權利,不過,胡育旗也表示,水稻產業必須共同面對「生產過剩」的事實,實耕者、代耕者都應思考未來如何走下去,「斟酌投資、該轉型就要轉型」。
陳燕卿透露,目前農業政策對水稻不利,桃園地區的一期稻作收成較好,「轉作沒什麼效益」,下半年的二期稻作正慢慢減少、改種雜糧,例如:新屋區多改種大豆、觀音區選擇高粱、大園及蘆竹區則嘗試蕎麥及高粱,目前有不少廠商指名訂購苦蕎,不過相對於南部,北部的雜糧單位面積產量低,有的地方並不適合種雜糧。
與其他作物相比,水稻產業鍊完整且高度機械化。陳燕卿認為,水稻算是作物的基本門檻,種稻可確保基本收入,但前幾年政策改變、氣候不穩定,「我不敢叫年輕人回家」,即便接下來氣候、政策搵定,水稻產業的考驗也越來越大,西部的稻農想自產自銷,會比東部稻米辛苦很多,年輕稻農應加入集團產區契作,或是兼種蔬果、雜糧,「不要依賴單一作物」。
陳燕卿經營「大賀米」品牌,既要生產,也要管理產銷班及碾米廠,他表示,他是水稻起家,「絕對不會放棄水稻」,而水稻產業依然有未來,「不會消失的」,因為米仍是主食、國人仍有需求,但會漸漸轉往吃好米,例如:團膳市場,且業務市場的高級米訂購量也在增加,他將與產銷班溝通,提高契作價格,鼓勵稻農改種台南 16 號、桃園 3 號等優良品種。
育苗場萎縮中,青農不再年輕,無法轉行
胡育旗認為,水稻產業仍會存在,但規模可能會萎縮。他觀察,供應稻秧的育苗場正在快速消失,「關門速度快到措手不及」,以台南為例,台南市仍在運作的育苗場約 25 家,但今年已有 2 家熄燈,剩下的有 5 家則正在減少供應。
因為育苗場的經營仰賴勞力,經營者慢慢老去、體力逐漸無法負荷,便開始縮減規模,年輕一輩則因工作辛苦、政策波動,不願接手。
胡育旗表示,他將繼續經營育苗場,「因為水稻還是有需求」,且他返鄉已十年,年過四十,轉行、重新投資的時間及金錢成本都太高,若要順應轉作政策,改投資雜糧產業,必須重新採購設備,雜糧產業的農機動輒百萬起跳,且是另一門專業,「可能還沒轉型成功,人生就先失敗了」。
回首十年務農人生,胡育旗坦言,返鄉時,政府鼓勵休耕土地活化,並推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許多青年因政策返鄉、租地種稻,也在政策鼓勵下貸款買農機,他也是其中之一,相信政策後投入青春、物力,還獲選為第一屆百大青農,但過了十年,政策轉而不鼓勵種稻,他不再年輕,也無法再跟著政策嘗試種雜糧,深怕五年、十年後,雜糧的鼓勵政策再次轉彎。
稻農轉作雜糧、斜槓代耕,只求活下去
官田青農聯誼會會長陳鴻偉是專業稻農,目前耕作面積為 12 公頃,過往收成稻穀三成繳公糧、四成繳民糧,其餘三成則自行販售,去 (2023) 年停灌休耕期間,四處幫工賺錢,包含以自有設備幫非停灌區農民碾米、去育苗場搬秧苗、到果園替柚子套袋、清理農村水溝。今年添購了無人機、斜槓代耕,替人施肥、噴藥,維持收入。
陳鴻偉觀察到,食米量不斷下滑,自產自銷的稻農人數多、競爭激烈,「米明顯越來越難賣」,作為農夫,他無法改變時局,只能順勢改變,現階段政策不鼓勵種稻,「還是要跟著政策走,才有活下去的機會」。今年二期作,他撥出近五公頃改種蕎麥,但官田的土壤濕黏,加上今年翻耕時下雨,播種兩次都沒有發芽,顯然轉作雜糧並不理想,他仍會以水稻為主業。
對陳鴻偉來說,水稻是熟悉的領域,轉作雜糧必須從頭開始,過往採購的農機、碾米設備等於打水漂,仍要繳納貸款,他已在自產自銷過程中,經營出固定消費者,儘管人數不多,但每年交付的米是回應客戶的期待,此外,今年嘗試無人機代耕,收入穩定、工資每天現結,能帶來穩定現金流。
農業部定義的青農是 45 歲以下,明年起,陳鴻偉將不再是青農。他坦言,儘管務農辛苦,但人生已無法回頭、重新開始,他不可能改行、去公司上班,若年輕十歲,他會嘗試加入集團產區契作,但明年他將失去青農優利、低利等貸款資格,投資的風險更高。
對於水稻產業,他認為,國內仍需要米,但未來食米會走入新的局面,作為農民,他能做的只有提高品質,留住客人的胃和心。
〈明年暫停大區輪作,水稻產業鬆口氣!食米量持續下探,稻農:需做轉型覺悟〉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上下游News&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