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宗本土非洲豬瘟案例突襲台中  10日內死117頭豬隻's OG Image

首宗本土非洲豬瘟案例突襲台中 10日內死117頭豬隻

更新時間:2025/10/22 06:58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農業部今(22)日早上召開「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公布昨(21)日台中梧棲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病毒,並已於凌晨撲殺該場剩餘的195頭豬隻;事實上,該豬場10日已有豬隻死亡,至20日死亡累計117頭。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公布七項應變工作,包括22日中午12時起全國禁運禁宰豬隻5天、全面禁用廚餘餵豬等。我國上次發現豬瘟已是20年前,這次更是首宗非洲豬瘟本土案例。《環境資訊中心》整理三大問題,協助讀者掌握發現本土非洲豬瘟的時序,以及防疫最新資訊。發病死亡豬隻。圖片來源︰農業部提供

農業部今(22)日早上召開「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公布昨(21)日台中梧棲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病毒,並已於凌晨撲殺該場剩餘的195頭豬隻;事實上,該豬場10日已有豬隻死亡,至20日死亡累計117頭。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公布七項應變工作,包括22日中午12時起全國禁運禁宰豬隻5天、全面禁用廚餘餵豬等。

我國上次發現豬瘟已是20年前,這次更是首宗非洲豬瘟本土案例。《環境資訊中心》整理三大問題,協助讀者掌握發現本土非洲豬瘟的時序,以及防疫最新資訊。

發病死亡豬隻。圖片來源︰農業部提供

一、如何發現本土非洲豬瘟個案?

疑似案例場位於台中市梧棲區,牧場登記300頭豬隻,使用廚餘養豬(仔豬吃飼料)。10月10日,場內開始有豬隻死亡,當時特約獸醫師懷疑豬隻感染放線桿菌胸膜肺炎,並用藥治療。由於死亡數量異常,台中市動保處於14日前往訪視,但因豬隻診治中,未有採樣。

場內豬隻死亡不受控,至20日已累計117頭豬隻死亡。當天台中動保人員採檢後送農業部獸醫研究所檢驗。21日早上11時許,獸醫所收到檢體,使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獸醫所晚間6時通報防檢署。農業部隨即召開緊急應變相關措施會議。

為防範疫情擴散,防檢署晚間7時半通知台中市動保處會同防檢署台中分署前往案例場,對該場開立豬隻移動管制通知書,並於22日凌晨3時執行預防性撲殺作業,共撲殺場內豬隻195頭,屍體及飼料於規劃場地內掩埋,進行全面環境清潔與消毒,並以案例場中心半徑3公里設立管制區,涵蓋2場養豬場(其中一場已停養),執行豬隻移動管制及調查。

據回溯性疫情調查,該案例場9月30日從潭子區購豬,該來源場及協助載運豬隻至案例場的大安區一個關聯場,均無異常死亡狀況;案場10月進出的活豬運輸車共兩輛、涉七個關聯養豬場,已列疫調對象。


發病豬隻脾臟腫大狀況。圖片來源︰農業部提供

依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建議,首發案例除檢驗核酸反應外,還需進行其他確診測試,包含病毒株分離等,目前病毒株分離仍在進行中。待病毒株分離後才能正式確認、向WOAH通報,農業部部長陳駿季稱或需一至兩週,目前先用最高規格,防堵疑似案場。

由於還未完成完整疫調,不確定病毒來源。農業部今日前往台中成立前進應變所,由次長杜文珍進駐;未來農業部將進行全國豬隻疫調,預計每天對外說明疫調結果。

防檢署其餘六項應變作為包括︰
(一)公告自22日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視後續狀況延長);
(二)公告自22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
(三)進行全國各肉品市場全面落實場內與運輸車輛清消作業;
(四)禁運禁宰前已運出之豬隻進入肉品市場、屠宰場,活豬只進不出,並加強屠前屠後檢查;
(五)啟動全國各縣市豬場防疫調查,掌握豬隻健康狀態;
(六)進行產銷調節,穩定豬肉供應。

二、廚餘養豬有什麼規定? 未來廚餘怎樣處理?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稱,由於台灣一直沒有本土非洲豬瘟,認為是境外傳入,或有民眾違法攜帶含有豬肉製品食物,經廚餘系統回到養豬場。為避免其他養豬場也因廚餘飼養方式產生感染,導致疫情擴散,全國需禁用廚餘。

現行規定養豬業者如要使用廚餘餵豬,養豬頭數須達200頭以上,並應取得地方環保單位核准之廚餘再利用檢核許可,廚餘須經高溫蒸煮,達到中心溫度90度以上至少維持1小時,才能餵食豬隻。

根據農業部,全國有逾400家取得再利用檢核的廚餘養豬場,而台中市環保局2025年10月最新資料顯示,在台中梧棲區只有一家,為「洽興畜牧場」。不過農業部官員尚未向記者證實,記者去電該場也電話不通。農業部資料顯示該場飼養30頭種母豬、270頭肉豬。

過去農業部為防非洲豬瘟,禁止家戶廚餘直接進入養豬場,並推動「廚餘共同蒸煮場」,將廚餘集中蒸煮後再配送至養豬場,並於2022年7月底修訂「非都市土地變更作專案輔導畜牧事業設施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增加養豬濕式原料共同蒸煮處理場所,將農牧用地變更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採興辦事業方式辦理;環保單位則配合核發共同蒸煮場的再利用檢核許可,強化共同蒸煮場及養豬場管理,降低疫病風險。

環境部長彭啓明向《環境資訊中心》表示,未來廚餘、死豬如何處理,環境管理署已與農業部協作討論方向。他稱,死豬體積較大,不容易進入焚化爐,解決方法待釐清;農業部暫時禁止廚餘養豬,廚餘需要地方去化,會暫時利用焚化爐解決,否則廚餘一般是不進焚化爐。

全順畜牧場操作廚餘進料粉粹,進行高溫蒸煮。圖片來源︰環境部網站

三、非洲豬瘟是什麼?對豬肉供應有什麼影響?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向《聯合報》說明,此次非洲豬瘟屬單一事件,由於未來5天禁運禁宰,未來一週市場上恐無溫體豬供應,籲民眾可選擇冷凍豬肉替代。養豬協會副理事長林承德亦向《聯合報》指出,短期豬價不至劇烈波動,但以廚餘為主食、約占全台豬隻5至7%的黑豬恐被迫退場,或將波及餐飲市場供應鏈。農業部則稱,國內固定庫存一個月冷凍豬肉,庫存量仍足夠供應。另作為豬肉出口國責任,已暫停豬肉出口。

非洲豬瘟為我國甲類動物傳染病,會造成豬隻全身出血、流死產,為高度傳染死、高死亡率動物疾病。雖不會傳染人類,但無疫苗可預防,只能靠撲殺、掩埋或化製處理病死豬。

事實上,我國在5月29日才正式獲WOAH認定為「豬瘟非疫國」,亦是亞洲唯一同時取得傳統豬瘟、口啼疫及非洲豬瘟「三大豬病非疫國」。我國自2005年於彰化縣發現最後一宗豬瘟案例後,就再無確診案例。

非洲豬瘟仍影響世界多國,其中印尼、馬來西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奈及利亞、坦尚尼亞等,已向WOAH通報非洲豬瘟為地方性流行病。至於韓國今年已發生5宗非洲豬瘟,最近一宗為9月14日,該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隔日將全國危機警報等級調整至最高等級的「嚴重」。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