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該怎麼修剪?林試所推廣單一主幹結構修剪、側枝「截枝」從樹苗做起's OG Image

行道樹該怎麼修剪?林試所推廣單一主幹結構修剪、側枝「截枝」從樹苗做起

更新時間:2025/10/09 02:37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行道樹該如何修剪、如何種才會健康?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昨(8)日召開記者會,介紹台東縣太麻里樹藝作業研究及教學示範區,研究員稱從苗圃階段先塑造單一主幹且側枝分歧狀態良好的樹苗,後續在公路栽種時,會更有修剪效率;當要移除較低位的側枝時,主幹傷口亦不會太大。林試所2022年成立「全國種樹諮詢中心」,下個階段將培訓地方政府樹木管理單位種樹修樹,並以六都優先。林試所所長曾彥學稱,行道樹改革的最大障礙,是種樹和修剪維護所需經費。林試所位於台東縣太麻里的戶外種樹教室,面積有20公頃,栽種了茄苳、樟樹、欖仁等經常使用的行道樹。從還在苗圃階段的稚樹開始,研究員就會進行單主幹結構修剪、成樹冠幅修剪,因風災樹木折損的復原修剪亦有養護實例,建立長期修剪及生長歷程紀錄,以便了解樹木生長模式與行道樹修剪關鍵。

行道樹該如何修剪、如何種才會健康?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昨(8)日召開記者會,介紹台東縣太麻里樹藝作業研究及教學示範區,研究員稱從苗圃階段先塑造單一主幹且側枝分歧狀態良好的樹苗,後續在公路栽種時,會更有修剪效率;當要移除較低位的側枝時,主幹傷口亦不會太大。

林試所2022年成立「全國種樹諮詢中心」,下個階段將培訓地方政府樹木管理單位種樹修樹,並以六都優先。林試所所長曾彥學稱,行道樹改革的最大障礙,是種樹和修剪維護所需經費。


太麻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葉定宏指出,樹木粗枝與幼枝有不同修剪方式與工具。攝影︰袁慧妍

從稚樹開始修剪 將來若要「截肢」傷口不會太大

林試所位於台東縣太麻里的戶外種樹教室,面積有20公頃,栽種了茄苳、樟樹、欖仁等經常使用的行道樹。從還在苗圃階段的稚樹開始,研究員就會進行單主幹結構修剪、成樹冠幅修剪,因風災樹木折損的復原修剪亦有養護實例,建立長期修剪及生長歷程紀錄,以便了解樹木生長模式與行道樹修剪關鍵。

行道樹修剪常見的難處,包括樹木生長空間受限,修剪作業時不能過度妨礙車輛進行、修剪目標和規範不一致,以及經費不足等。過去景觀樹木的修剪模式建立,多依據公園綠地等生長腹地寬廣的場域,較少以長期觀點考量法定道路的淨空範圍。而且當樹木量體成熟後,便較難控制樹冠幅大小與維持樹枝分歧結構,令後續的修剪難度與成本增加。

林試所發現,如在苗圃端先塑造單一主幹且側枝分歧狀態良好的優型樹苗,在栽種到公路後,負責維護的修剪人員只需依照既有側枝分歧結構進行修剪,便可加快作業時間,且可保留更多樹下空間。太麻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葉定宏亦解釋,每個修剪都會造成一道傷口,這種從小開始的修剪方式可避免側枝生長太粗,後續因道路安全問題要「截枝」時,主幹傷口亦不會太大。

不過,台灣行道樹苗圃端發展尚未成熟,地方政府或學校較難購入上述的優型樹苗。對此葉定宏指出,若栽種樹木時主幹在15公分或以下,尚有機會進行單一主幹結構修剪。

單主幹結構修剪方式可令樹木減少側枝(左),否則會令枝下高(第一側枝以下的主樹幹位置)太低,占更多道路使用空間(右)。圖片來源︰擷取自林試所簡報

南北栽種建議不同 整體以「種原生種」為主

林試所所長曾彥學說明,台灣北、中、南、東區的公園、學校、行道,都有栽種不同樹種的建議,除分喬木、灌木外,也分濱外區、市區、郊區、山區。例如在北部市區的道路,可以栽種香楠、鐵冬青、台灣油杉;南部市區行道則較適合栽種茄苳、相思樹、台灣欒樹等。整體建議則是「種原生種」。

林試所於2022年成立的「全國種樹諮詢中心」,提供12個服務項目,包括樹種推薦、購樹媒合平台、修枝除草諮詢、枝下高修整諮詢等。曾彥學稱中心首階段優先服務中央機關,尤其教育部轄下學校需求甚多;下個階段將服務地方政府,首要培訓六都的樹木管理單位;最後是民間團體或有興趣的樹木修剪工作者。


農業部林試所所長曾彥學稱,全國種樹諮詢中心有12項種樹諮詢項目,希望下階段盡快培訓地方政府的樹林管理單位。攝影︰袁慧妍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