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丹娜絲颱風讓大量溫室倒塌,台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名譽教授方煒表示,政府應針對溫室結構、材質等制訂規範,同時應對廠商進行基本教育,才能提升我國溫室品質。目前農民僅能四處參訪優良溫室,透過觀摩、資訊分享,降低踩雷的機率。
位於嘉義東石的潘爸農場,是面對丹颱風的「海景第一排」,經強勁風力攻擊卻安然無恙,農場主人大方向《上下游》公開溫室設計心得,提供同行參考。

強固溫室抗颱效果好,但要揹數百萬貸款
災後需修復的溫室數量極高,溫室師傅國雄與團隊每天上午 5 點半開工,晚上 7 點才能下班,在各個溫室裡爬上爬下,頂著烈日、對破損的溫室修修補補。但他手上光是「維修」工作就已排到年底,若溫室需要的是「重建」,最快得等明年才能開工。
農民在排隊等待重建這段期間,忙著組隊到處觀摩。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理事長吳世彥表示,最近農民見面的話題都圍繞著溫室,包含材質、年限、倒塌狀況,以及設計缺陷。
嘉義縣太保市青農聯誼會副會長楊柏宣擁有三座溫室,此次被吹倒一座,身上有 100 萬貸款要還。雖然仍有兩棟溫室可生產,但減少的收入勉強打平貸款和生活開銷。未來重建他打算蓋強固型溫室,但扣除農業部補助額後,他得揹上400萬貸款,「除非未來三年沒有天災毀掉溫室」,才有機會回本。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丹娜絲/呼籲》潘爸溫室颱風吹不倒,學者提醒,關鍵結構─天溝、立柱、側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