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掀飛 1.5 萬個屋頂,大雨一來更添危險,亟需安置。尤其可彈性移動的貨櫃屋,適合農村長者無須離家即可避難,但政府並未啟動安置方案,目前僅靠少數熱心人士自掏腰包,將貨櫃屋送進災區。
業者表示,貨櫃數量、技術或人手都不是問題,租金也與政府「租金補貼」相當,但急缺的是「統籌調度」的平台,究竟哪些人最需要?如何運送?皆須政府主責。此外,台灣長年面對風災、未來甚至可能發生戰爭,應儘速建立貨櫃屋救災的經驗值,才能做好萬全準備。

熱心老闆娘免費出借貨櫃屋,呼籲大家一起幫
台南白河,正午時分。「大方貨櫃」廠區裡傳來木工聲響,汗水與鋸屑飛濺在空氣中,老闆娘方張金鳳捲起袖子、拿著工具,在烈日下趕工裝潢貨櫃屋。「平常我不用自己動手,但現在是災民需要,我也該下來幫忙。」她額頭滿是汗珠,身上沾滿木屑,看不出半分老闆娘的氣派,卻多了幾分親切與踏實。
丹娜絲颱風後,大方貨櫃已免費出借超過 20 間貨櫃屋給嘉南地區災民。方張金鳳表示,接到不少議員、立委和鄉長的請託,希望能協助安置受災戶。「需求真的很大,可是我們做不出來了。」她除了不收租金,連每趟吊掛的運費也都自掏腰包,「一次幾千元跑不掉」。
善意也有難題。她坦言,大家不敢大聲宣傳是怕「免費」兩字讓需求失真。「有些人不一定真的需要,但一聽到有貨櫃屋就來要。」她認為市府若能協助前期調查與分配,會讓資源更有秩序送到需要者的手上。但說到這,她語帶保留:「說真的,我也不抱太大希望。大家都看得出來,很多時候是民間做得比政府還好。」
方張金鳳長年熱心公益,成立「台灣千歲大方慈善會」,她說這是受方府千歲的啟發,希望能拋磚引玉、帶動更多人行善。「空貨櫃我有,能捐就捐,只是裝潢真的需要人手。」她誠摯呼籲有技術的裝潢工班、吊車業者,哪怕只出一份力,對災民來說,都是一份溫暖的希望。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丹娜絲颱風 0731》民間有貨櫃、人力、善意,卻無政府統籌需求,安置持續卡關(災後 2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