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丹娜絲 0728》政府應盤點資源,提供貨櫃屋、組合屋等就地安置(災後 22 天)

更新時間:2025/07/28 04:44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承上文)昨夜大雨再度侵襲嘉南地區,部分地區情況更緊急到必須停班停課,許多破損屋舍暫蓋的帆布因積水下陷、撐破後整面潰落,雨水傾瀉而下,直接灌進屋內,居民飽受風雨之苦,恐懼與不安與日俱增。

(承上文)昨夜大雨再度侵襲嘉南地區,部分地區情況更緊急到必須停班停課,許多破損屋舍暫蓋的帆布因積水下陷、撐破後整面潰落,雨水傾瀉而下,直接灌進屋內,居民飽受風雨之苦,恐懼與不安與日俱增。

針對重建前的長期安置,社會局反應「多數災民不願集中安置」僅能以補助金因應;但地方基層與民間組織則建言,可在社區裡放置貨櫃屋,快速方便,長者也不必離開熟悉環境,台灣義築協會表示,在受損老屋外進行「木構外架」,形同「老屋防護罩」最快 3 天可完工。

7月22日下豪雨,北門蚵寮王忠義家雖已鋪帆布,仍會漏水(攝影/林吉洋)

離家近、合乎習慣,才是真正的安置

台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救助科科長楊瑞美表示,在尊重居民安置意願與確保居住安全之間,社會局始終拉鋸。例如今年楠西地震後,社會局曾媒合附近旅館,也請南水署提供部分宿舍,作為中、長期安置之用;但多數災民認為「太遠了、沒辦法照顧果園」,最終無人入住,即便在偏遠地區另設貨櫃屋,也幾乎乏人問津。

楠西地震災民呂英瑛回應,當時社會局的確提供入住旅館選項,但政府僅能補助部分費用,災民仍需自付差額,加上地點離災區較遠,交通十分不便。社會局雖然貼心安排接駁車,但果農每天清晨 5 點就得到果園忙農事,而且災民也想要緊盯房屋修繕進度才會安心,絕非接駁可以解決。

至於南水署的宿舍雖然距離很近,卻需與其他家庭合住,許多災民因而卻步,後來經過隔間改造,一家人能住在同一空間,目前已有 30 多戶家庭入住。呂英瑛認為,這證明「離家近」並非唯一要素,安置處所能兼顧生活習慣與作息,才能真正發揮安定作用。

她也提到,有些長者原本被家人帶離災區安置,一個月內又搬回受損的家,只因熟悉的鄰里才是生活的支撐。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丹娜絲 0728》政府應盤點資源,提供貨櫃屋、組合屋等就地安置(災後 22 天)」。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