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導致雲嘉南地區超過 2.3 萬戶房屋受損,許多長者被迫住在殘破老屋中,甚至被迫成為「寄人籬下」的無家者,但修繕費用龐大、行政程序繁複,加上缺工缺料,重重阻礙讓生活步履維艱。
昨夜嘉南地區再降豪雨,僅靠帆布覆蓋的屋頂岌岌可危。居民與專家呼籲,「不是沒倒就能住」,受災區需要的不僅是暫時的遮風避雨,更是來自政府切實可行的協助與支持。
.jpg)
遙遙無期的等待,才是真正的災難
北門區雙春里黃福添家曾是媒體爭相拍攝的「災後現場」之一。颱風丹娜絲過後,他家半邊屋頂被掀飛,斷垣殘壁間乍見老屋歷史久遠的編竹夾泥牆。神主廳上頭已是一片青天,「合家平安」的紅聯,在瓦礫間格外刺眼。
如今媒體散去,黃福添的苦難卻還沒退場。他無家可歸,只能在村裡親友之間借宿:這餐在陳家吃、那晚在李家睡,這樣轉來轉去,已經過了 18 天。
他早已遞交災後補助申請,相關長官也都到場「訪視」過,卻無任何進度。雖然慈濟伸出援手,要幫他在原地重建組合屋,但前提是必需自行拆屋,但區公所說,是否補助拆除必需等政策修改後才能決定,到底在等什麼,沒人能說清楚。
「寄人籬下不是辦法」,黃福添表示,如果原地重建遙遙無期,他希望政府能先提供一處過渡安置的居所,讓他不再像風裡的落葉般,沒有著落。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丹娜絲 0728》嘉南再降豪雨,帆布撐不住,災後臨時安置刻不容緩(災後 22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