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鬆和黃賜福母子倆的家在台南七股溪南里,一個沒有門牌、也沒有人定位過導航位置的地方。從南 31-1 鄉道轉進產業道路後,要開五分鐘、經過將近 2.5 公里長的光電案場才能抵達。記者到訪時,恰是丹娜絲颱風後最晴朗的一天,附近沒有任何倒塌的電線桿,彷彿颱風只是新聞畫面,從沒踏進這裡一步。
12 日夜裡,再過 5 天 90 大壽的吳鬆葬身火場。
起火原因是連日停電、蠟燭不慎傾倒。但真正引爆悲劇的卻是層層失靈的系統:長時間電力中斷、無法即時應變的救援、失靈的社會安全網。命苦的人不只逃不出火場,更永遠走不出被遺棄的現實。

孝心點燭照黑夜,卻引燃致命火舌
那一週嘉南大停電,入夜後屋裡伸手不見五指。黃賜福擔心 89 歲的母親跌倒,特地在她房門口點了 12 支蠟燭。「我是想說,讓她可以看到路,才不會摸黑走來走去。」
沒想到那晚風特別大,蠟燭被吹倒,燒著地上一疊衛生紙。火苗一冒,一下就竄上了木牆,老屋子乾燥,屋裡又堆滿雜物,火勢擋不住地蔓延開來。
黃賜福反覆對自己說,那晚只是想讓媽媽看得見,沒想到卻讓火有了機會。「我真的是想幫她……我沒想那麼多,現在都在想,要是我沒點那些蠟燭,是不是就不會……」
那幾天他身體也不太舒服,冒雨出門買東西受了風寒。12 日中午,他去藥房買成藥,傍晚覺得屋裡悶熱,便拿了張躺椅坐到屋外魚塭旁乘涼。藥效發作,他不知不覺就在那裡睡著了。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丹娜絲颱風0715》89歲阿嬤停電夜葬身火海,災後安置混亂,制度失靈成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