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水果流年不利,芒果、酪梨大幅減產,荔枝也受災,又以最早上市的「玉荷包」首當其衝,去年颱風影響樹勢,今年著果期又遇到低溫影響,結果僅剩三成,重創農民生計與消費者荷包。
雪上加霜的是,荔枝保險只針對「氣溫太高」或「降雨太多」才能啟動理賠,也就是說,著果期遇到低溫造成的損失,不在保險範圍內。農金署承諾,將檢討保單內容,提供農民更好的保障。


荔枝開花需低溫,著果需高溫,今年老天不如願
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副研究員方信秀指出,台灣荔枝有幾個常見品種,最早問世的玉荷包今年在結果期遭受寒害,著果率應該只有兩、三成。至於黑葉及糯米糍荔枝,開花著果時間相對較晚,目前還看不出損害。
方信秀表示,種植荔枝有兩大氣候門檻:它需要低溫刺激開花,但著果期氣溫要高於 20 ˚C。高雄大樹是台灣玉荷包荔枝最大的產區,今年花開狀況不錯,但著果時卻遇到寒流又下雨,不只花粉被雨水洗淨,連蜜蜂都不出門工作,因此著果狀況很不理想。
「玉荷包幾乎都掛蛋」,高雄市大樹區果樹產銷班第 27 班班長歐憲龍表示,荔枝經過好幾年暖冬歉收,好不容易今年花開滿樹,沒想到著果期遇到低溫,收成至少損失八成。高雄市大樹區果樹產銷班第 8 班班長尤峻提到,3 月荔枝母花準備授粉時,遇到冷氣團又下雨,「那一夜,我心裡就有預感『完了』,果然花粉都被洗掉了」。
曾是儲備植物醫師,後來轉為荔枝果農,邱柏勳觀察到,低溫固然是今年大樹荔枝著果率偏低的原因,但「遠因」還是去年山陀兒颱風影響了果樹的開花枝,當樹體的健康受到影響,抗逆境的能力自然也會降低,「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玉荷包的損失應該有八成」。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真的有夠傷荷包!玉荷包荔枝因低溫歉收,僅剩 3 成產量,且保險賠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