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森林砍伐與不當損壞蜂巢,在威脅蜜蜂數量的同時,更讓秘魯北部的蘭巴耶克(Lambayeque)地區農作物產量逐年下降。看見這些危機的卡爾德隆(Ysabel Agustina Calderón Carlos),如何透過她創辦的社會企業「和諧生活」(Sumak Kawsay),來拯救蜜蜂與當地農民?
去(2024)年,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 16)所頒發的第八屆MIDORI生物多樣性大獎,得主是來自秘魯的卡爾德隆及她所創辦的和諧生活。為何她能脫穎而出,榮獲這項殊榮?在COP16場邊的全球景觀會議(Global Landscape Forum),卡爾德隆與我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訪談,娓娓道來成功秘訣。
森林砍伐蜜蜂消失 作物減產、蜂蜜加工業也受影響
秘魯北部的蘭巴耶克地區是秘魯重要的農業產地,也是卡爾德隆的家鄉。然而她長久以來發現,家鄉的農作物產量逐年下降,甚至開始影響農民的生計。雖然氣候變遷是減產的其中一個原因,但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蜜蜂的消失其實也是農作物減產的關鍵因素。
蜜蜂負責授粉,是獲得高產量、高品質農作物的關鍵角色。然而,氣候變遷帶來極端天氣,造船業更大量砍伐樹木,導致蜜蜂無築巢之處,破壞蜜蜂的棲息地;甚至一些蜂農為了方便採集蜂蜜,直接砍下樹枝,讓蜂巢傾倒在地。種種原因使得蜜蜂數量銳減,進一步影響了農作物的產量,甚至波及到蜂蜜加工產業。
看見這些問題的卡爾德隆,決定藉由創辦社會企業,來扭轉家鄉困境。
從社區出發 理解農民的真實需求
卡爾德隆輔導農民使用蜂箱集中管理蜂群,不僅降低成本,也避免蜂巢因砍伐而毀損,蜂蜜產量因此大幅提升。為提供蜜蜂穩定的採蜜環境,卡爾德隆帶領社區復育超過1000棵植物,涵蓋本土樹種和果樹,同時協助記錄超過100種植物的分布。這些復育工作不僅提升了蜜蜂的生存空間,也促進了森林的生物多樣性。
此外,和諧生活透過友善種植工作坊,向農民宣導放棄化學肥料、選擇高經濟價值的本土作物,以及與蜜蜂共存的好處。截至2024年,已有超過50個家庭參與,14位小農更成為友善種植的推動者,6個家庭成功進入公平貿易體系,顯著提升農產品的價值。
勇於爭取資源 更讓婦女成為社區的核心
卡爾德隆也指出,在傳統社區中,婦女往往只負責家庭內務,缺乏收入來源而處於弱勢。和諧生活也因此協助婦女參與蜂蜜加工、蔗糖生產和生態旅遊,並讓她們成為組織的重要支柱。而和諧生活大部分員工為女性,更希望藉此翻轉社區性別弱勢困境。
雖然和諧生活的正職人員不到5人,也只透過社群媒體宣傳。但卡爾德隆也藉由社群媒體的能見度積極爭取資源。她表示,未來計畫使用蜂蜜開發美妝產品,並將商業模式擴展至亞馬遜和其他熱帶地區。
卡爾德隆也強調,都市居民應關注農業社區,因為食物來源離不開自然生態的支撐。同時,婦女與青年是未來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應投入更多教育與資源,推動他們創造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