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美國掀起關稅戰爭,台灣欲以「零關稅」展開談判基礎,對農業將產生致命衝擊。但除了貿易逆差外,美方亦點名台灣進行「非關稅貿易障礙」,包含美豬標示、基改大豆進校園等都是美方關切項目。(閱讀美國要求點選這裡)
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 CNBC 採訪表示,單純降低關稅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許多國家還設有其他形式的貿易壁壘,例如增值稅和嚴格食品安全法規,他呼籲要與美國貿易談判,需同時解決「非關稅壁壘」。
換言之,端出零關稅的大禮恐怕也無法滿足美國的胃口。在這場不對稱的雙邊談判中,台灣若無完整策略與社會共識,恐怕不只是價格鬥爭,更是一場制度與產業未來的硬仗。

從牛肉到水果 美國農產品在台攻城掠地
長年以來,美國既是台灣最大的農產品供應來源國,也是農產品外銷第一大市場。
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2024 年台美整體農產貿易金額達 46.7 億美元,其中台灣自美國進口農產品金額達到 37.8 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了 2%,整體進口農產品中有超過五分之一(21%)來自美國。
2024 年,美國對台灣出口的前六大農產品類別包括牛肉(新台幣 23.0 億元)、黃豆(新台幣 19.5 億元)、玉米(新台幣 12.5 億元)、小麥(新台幣 10.5 億元)、新鮮水果(新台幣 85.15 億元)以及家禽(新台幣 85.15 億元)。即使不包括相關產品,台灣在 2024 年仍然是美國第八大農產品出口市場。
本文尚未結束,請繼續閱讀「貿易戰爭 02》保護食安也成「非關稅壁壘」?美豬牛鬆綁、基改豆進校園成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