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ouch
典藏
本週獲得10次精選
《典藏ARTouch》是由具有逾30年藝術媒體資歷的「典藏藝術家庭」所創設的數位品牌,自2018年起,與「典藏」旗下仍持續發行的兩本期刊並行,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藝術專業內容。
0次
本月獲得贊助
590
粉絲
武者繪:江戶和平時代的英雄想像
【專欄|老派博粉】穿越光影的魔法塔:義大利都靈國立電影博物館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化身大型劇場 「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 邀請你感受四季、探索交織氣候與文化的故事
在京都國際攝影節KG+中,來自何方意味著什麼?劉星佑的得獎作品映現臺灣的當代剖面
2025 Voices「娛樂世界」移師華山,Photo ONE即將重磅回歸!
在圖像中安排一場不可抵達的告別——「去花蓮 找 莊德樹」個展
屏東看海美術館戶外展覽「怪獸代班」來海口港捕捉巨型怪獸的萌樣!
【專題|一起讀、一起玩!美國童書空間漫遊】32. 山谷中的城市:鹽湖城的兒童圖書館和獨立書店
超越時代的國寶──紀念奈良國立博物館開館130週年特別展「超 國寶─信仰之光」
動物形象的靈魂漂流記:長頸鹿蘭卡 × 伊娃.卡托塔法
文化部公開徵件八大科技實驗室提供藝術家進駐
【藝術自然史II】迎向「觀看」失靈的年代——劉玗混雜感知與重釋自然的創作實踐
鄭淑麗攜手失聲祭:以訊號實驗打開聲音政治——記C-LAB「SIGNAL+」無線電藝術工作營
世界的日本,美的熔爐──京都國立博物館「日本,美之熔爐─跨文化交流的軌跡」
空間如何描摹社會,藝術史權的重新角力:「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論壇節錄
臺灣美術史中的神明形象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10週年,你是誰?又做了什麼?
萬象皆入畫,隨喜自成境 「萬象隨喜 王德育個展」七十從心的藝術探索
愛閱讀|《搭上哲學巴士,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孩子的話有什麼意義?
2025森林市集 首次移師圓山花博公園 4月25日至27日邀您共賞森林萬花筒
星空中,刻著你的名——「陳澄波小行星頒贈典禮」側記 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線上展虛實隨行
【專題│安妮新聞 The Anne Times】16. 改變世界,從「小」做起:五名環保學生的故事
「人性」是群體的切片——第13屆京都國際攝影節KYOTOGRAPHIE如何共構「人性」?
文化部長李遠:將進一步辦理「繪本及圖文書學校」繪本及圖文書新秀獲獎勵說明會 正式啟動1年陪伴計畫
一場透過幾何、哲學與雕塑的未來提問 李再鈐「穿越世代的創作」
比利時慈善家暨中國當代藝術推手蓋伊.尤倫斯男爵辭世,享壽90歲
劉墉父子捐贈林玉山《虎姑婆》,珍藏四十年畫作入台北故宮
解決當代重要議題,需要跨越知識共享的恐懼: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策展的幻鏡:從文化熬煮到世界建構」講座側記
攝影需要時間的瞬間——「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從納粹掠奪到6.3億拍賣:電影《逆轉拍賣師》揭開席勒名作《秋日陽光》的重生之路
售票在即!橫跨西方藝術史與當代視野,「威廉.透納-崇高的迴響」特展三大必看理由解析
售票開跑!橫跨藝術史與當代視野,「威廉.透納-崇高的迴響」特展三大必看理由解析
【專欄|小冊選書】買書也能做好事!鹿特丹的公益二手書店 Boekensteun
江戶時代追星去:歌舞伎狂熱與役者繪
【藝術自然史II】復育、野放及人類想像——專訪張晏慈談其執導之《永生動物園》
【藝術自然史II】動物的瞳仁裡,只映照人類的凝視
從藝術家的關聯中發現無限可能, 揭開創作背後最動人的故事!
翡色的盛宴: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高麗青瓷選介
看電影|《跳進部落的孩子》世界知名排灣族編舞家 布拉瑞揚首部紀錄片 一趟用舞蹈探詢自我的旅程
新鮮事|2025世界閱讀日 閱讀腦內飛 故事走出書本 連續九天的閱讀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