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實施一例一休後,有7天的國定假日被刪減,加上勞工長期低薪又高工時,有立委提案要把「國定假日條例」入法,如果順利,很快勞工就能多增加4天假。
國民黨立委牛喣庭:「任何可以減低台灣的制度工時,讓勞工避免過勞的法案和方向,我都願意用最開放的心態來予以支持,因為核心概念是讓勞工工時降下來,有7天在天,不如4天在手,我覺得階段性方式取得戰略目標,我認為那是有指標意義的。」
等了快10年,終於有望拿回該有的休假,國民黨提出4+1版本,增加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光復節、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以及每年都還需要補假的小年夜。另外把原本只有勞工休假的5月1日勞動節改為國定假日,期盼讓全民有更多喘息空間。
上班族 Vinson:「本來在一例一休之前,我們就有的東西,為什麼明明很好的政策,但你的政策越修越回去,平常六日才休2天,禮拜六又要加班,禮拜五也沒有實際休息到的感覺。」
盼著能多幾天小確幸,不少人都和Vinson一樣加班加得昏天暗地,也反映出台灣1000多萬勞工的心聲。雖然勞基法保障勞工有特休假,但經常沒休完換成日薪,而且到職半年才有3天,一年則有7天,特休少,工時卻暴增。
2022年,台灣年總工時高達2,008小時,比日本1,626小時、南韓的1,904小時都還要高。2023年增加到2,019小時,2024年更攀升到2030小時,創下6年來新高。
工鬥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最主要砍掉國定假日,工時縮減政策沒有效果,休息時間增加,勞工效率提高,職業災害發生,其實對勞資雙方都有利的方向。政府也應該擺脫過去,會覺得要很高工時才能維持經濟發展。」
何況台灣現行國定假日,一年包含農曆新年就只有12天,對比鄰近的亞洲國家,日本16天、韓國15天、泰國則有13天,如果修法通過加上4天,就大幅躍進到16天。雖然難以掙脫低薪困境,但應有的假期至少可以找回正當性。
國民黨立委牛喣庭:「是希望速戰速決,趕快把假還給勞工,所以這個也是我們國民黨黨團的優先法,如果民進黨要賦予頑抗到最後一刻,那我們就表決漸增長人數優勢,就是該在這個時候好發揮作, 他們(勞團)也同意,基本上只要法案能夠順利落地,這個沒有辦法一次拿回7天假,相對來講沒有關係。」
立委和勞團積極爭取勞工休假,工商團體則坦言,增加假日會衝擊企業成本,但也不排斥漸進式調整。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的副秘書長顧上鈞:「有些人營業模式是薄利多銷,對他一定會有衝擊,比如每年多放個2到3天的假,最後是慢慢的補齊,分為2到3年慢慢把這7天補齊。」
政府推行各種政策福利,勞工的幸福感卻沒有明顯增加,現在勞工盼望被砍掉的7天國定假日能陸續回到自己手上,提升工作效率,勞方和資方才能雙贏。
【往下看更多】
● 不斷更新/清明連假地雷路段一次看 這裡「橘爆」注意了
● 府中站驚傳女子跳軌不治 北捷出面還原過程
● 大甲媽遶境年輕化!30歲以下信眾多 顏清標樂見傳承
【今日最熱門】
● 中校煞到三寶媽!1個月摩鐵大戰5次 綠帽夫氣炸提告
● 38歲「網紅洋媳婦」猝逝! 5天前才更新影片 最後身影曝
● 南蘇丹拒收遣返公民 川普政府吊銷所有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