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對台灣徵收高達32%的關稅。對此,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直言,台灣60年來以高關稅保護裕隆汽車,是「罷黜百業、獨尊裕隆」的錯誤政策,更批評裕隆「得了便宜又賣乖」,是扶不起的阿斗。對此,裕隆汽車今(6)日發出聲明反擊,但王世堅不買帳,下午再開罵:「開租賃公司放高利貸是你的本業嗎?」

針對王世堅的批評,裕隆汽車今天發出聲明反擊,強調企業多角化經營是正常策略,不應遭受抹黑。聲明中也表示,企業會隨著資源與時俱進,並以對股東與員工負責為核心價值,呼籲外界不要再以訛傳訛、惡意中傷。
不過,王世堅對裕隆說法並不買帳,下午受訪時再批:「國家對於裕隆的高關稅保護是個錯誤。」指出裕隆從起步以來,政府無論在土地、資金上都大力扶植,如今卻轉向發展租賃事業、追求不當獲利,「自己要當阿斗,自己不認真、不努力、不務正業是他們的事,要自甘墮落、唯利是圖,只懂得占盡國家社會的便宜,賺一些不當得利,這是另一回事」。
王世堅認為,面對美方的關稅威脅,應從政策面調整,建議政府率先取消對汽車與保健食品的高關稅,展現誠意與美方重新談判。
裕隆集團今天聲明全文如下:
關於近日美國對等關稅議題,進口至美國車輛與零配件加徵25%關稅之影響,這不是對單一企業,而是對整個產業鏈及生態系的影響。台灣國產車產業涵蓋日系、韓系、美系、台系等多家整車廠與汽車零組件廠商,牽涉的上游原物料產業,包括鋼鐵、橡塑、玻璃、機械,以及佔車輛成本比重越來越高的電機電子,層面極廣,根據經濟研究機構的分析,平均每100個汽機車製造的直接就業,能夠帶動1428個間接就業機會,是所有耐久財中可以發揮最大外溢效果的策略性產業。
裕隆集團一直以來配合政府政策、合法繳稅、照顧員工、善盡社會責任。台灣汽車產業有其發展歷史,為配合政府發展策略性汽車工業,裕隆傾力以自有資金投入數百億投資自主研發/自主品牌,網傳裕隆拿了上百億政府補助,並非事實,裕隆汽車是上市公司,相關數字自可查證,請勿再以訛傳訛。
而由於裕隆集團在自主研發/自主品牌的投入,數十年來也培養出台灣零部件及汽車電子的競爭力,許多台灣汽車零部件的領導廠商都與裕隆投入研發有關而逐漸發展起來,進而打進國際供應鏈,這些都是斑斑可考的產業發展史。再者,每一部車開發規模不等,不算研究投入的風險,單單在模具與生產線機器設備投入至少都是10億起跳,長久下來也為台灣的模具產業、工具機及設備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國產車產業鮮為人知的隱形貢獻。
裕隆集團在汽車業投入既深且廣,在經營戰略上以開放多元化價值鏈為平台,在新能源車時代,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持續投入自主研發,推出第一台量產國產電動車LUXGEN n⁷ ,導入台灣ICT大廠為一階供應商。這不僅是國產車的一次升級,更代表台灣ICT產業因為有整車平台,而有機會切入全球車電供應鏈。國產車的存在,是跨領域技術落地與實證的必要條件,值此新能源車及車用AI發展之際,掌握整車條件的國產車更是重要的平台。
同時,裕隆集團持續代理多元品牌提供消費者所需求的車型,旗下所有品牌車輛生產與製造皆合法合規,遵循政府的相關法令政策,按照進程進行自製率的提昇,旗下品牌多數車款自製率皆已高達70%以上,新進車款也依循時程持續導入國產零件,提升與在地化供應鏈合作開發的比率、帶動台灣產業價值鏈發展,創造多元穩健的就業機會,並持續爭取國產車出口與國際接軌的機會。
此外,網路有言說裕隆集團不務正業,裕隆集團有七十年的發展歷史,企業從本業出發,隨著資源的累積與發展而進行相關與非相關多角化,這是對股東負責、對員工負責的正常作為,也是企業發展的常識,證諸台灣其他有類似發展脈絡的集團企業亦是如此,實無須再以訛傳訛、惡意中傷。
展望未來,裕隆集團仍將積極配合政府政策,以整車工業基礎,持續投入電動車、綠能移動服務及車用AI生態系發展,整合在地供應鏈,與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並肩作戰發揮綜效,實現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
感謝各界的指教,但也敬請媒體及政治人物停止對本集團的不實指控與毀謗,也請民眾切勿轉發分享不實言論。值此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之際,裕隆集團身為台灣企業,定當團結在政府的領導之下,配合政府的總體對策,共度這次的危機,不論最後的政策為何,裕隆集團都將本著永續經營的理念,對顧客、員工、股東及社會負責,予以積極對應。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美股跌得稀巴爛!投資粉專籲民眾「做1事」 稱星期一會綁好手:只做部位調整
不是朋友就是敵人?川普「關稅重拳」逼台灣站隊!專家「1理由」警告:現在正是出牌的時候
「亞洲3產線」被川普關稅痛毆...Nike球鞋恐漲價15%!這些品牌剉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