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宣布將對全球185個國家啟動「對等關稅」政策。雖然半導體目前暫未列入清單,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語氣強硬,直言會「深入研究」如何把晶片製造從台灣帶回美國,並強調美國「遲早得保護自己」,提升自給自足的能力。這一舉動讓台灣產業界與學界都繃緊神經。

據《TVBS》報導,面對美方不斷釋出要搶回晶片主導權的訊號,專家擔心若美國真的下定決心,台灣可能面臨高階半導體人才大量流失,甚至恐有「萬人出走」的風險。
台大電機系教授張耀文就指出,台灣目前掌握全球 9 成以上的先進製程、近 7 成晶圓產能,一旦人才流失,加上國內少子化、STEAM 教育比重下降,對整體產業將是一大挑戰。
張耀文更提到,日本過去也曾在美國壓力下經歷半導體產業的「失落 30 年」,這對台灣是一大警惕。不過,他也強調:「只要我們有足夠人才,就不怕產業遭到根本性破壞。」
至於外界憂心台積電若與Intel(英特爾)成立合資公司,可能導致關鍵技術外流,雖然台積電總裁魏哲家過去曾表示對手仍無這個實力,但風險仍不可忽視。對此,台經院專家劉佩真則認為,目前採取「以拖待變」是相對穩妥的策略,畢竟就連 Intel 內部對與台積電合資也仍有反對聲音。
雖然台積電的技術與地位仍舊難以取代,但在美國政策未明、國際環境變化快速的情況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勢必要保持高度警覺,才能穩住競爭優勢。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川普關稅海嘯襲捲全球 iphone產品恐遭連帶影響?分析師這樣看
台積電砸3兆不夠?美媒爆川普仍考慮對台灣晶片100%關稅
台積電研發中心送美國?魏哲家「不必靠台灣支持往前」掀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