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向全世界開刀徵收關稅,立即引發全球震盪,外界不看好川普下重手提升美國自產自銷經濟力的政策方向,甚至一派支持中國言論,更表示樂見美國受到這波關稅大火自傷,藉此讓中國上位成為世界經濟霸主,對此財經網美胡采蘋就傻眼吐槽:「其實真的完全不用幻想有哪個國家,例如中國,會趁機出來取代美國的地位。」,她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罷權」作為全球貨幣的本質,她認為美元自脫離金本位後,仍能穩坐全球貨幣寶座,關鍵在於石油美元機制與美國強大的國力支撐。

胡采蘋解釋,貨幣的全球流通性不僅仰賴印鈔權,更需要一個自由兌換、流動性高的市場,其他國家不是不想挑戰美元,而是找不到有足夠信任與流通力的替代貨幣。如果美國消費力下降,印鈔權終將逐步分散,誰能承擔大規模舉債、成為新買家,誰就有機會取得部分印鈔權,但目前全球財政狀況普遍不佳,從金融海嘯、歐豬危機、美中對抗,到新冠疫情,幾乎所有大國財政都搖搖欲墜,反倒是美元依然表現最強,而近期貨幣新寵像加密貨幣,這類缺乏實質儲備金的「貨幣」,更無法擔當重任,所以市場終將意識到,黃金才是真正堅實的保值資產,那麼美國舉債的能力也決定戰後繁榮的高度,胡采蘋認為川普目前政策方向正確但手段太過激烈,若不適時回頭,結果恐怕是兩敗俱傷。

面對台美談判的交鋒手段,胡采蘋認為目前交涉還有難度,目前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就是小英財經國師,但也談不下來,讓她認為讓蔡英文出馬效果也有限,不過她認為賴總統還是應該請蔡英文出馬,她在國際上的人脈與聲望仍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資產,不應讓其他人,例如龍應台趁機操作,同時她也認為部分產業「當捨則捨」,不該猶豫,就像台灣在爭取進入世貿組織時,也是犧牲農民利益,最終保護了台灣取得今日科技地位。

若是交涉仍無進展,她也認為台灣也不必一味迎合,台灣只要能爭取到跟韓國差不多水準即仍具競爭力,大家應有準備,撐過至少未來四年,她篤定「中國完全沒有可能取代美國」,等到五月一日之後,「八百美元小包裹免稅取消」將對中國出口構成沉重打擊,中國無法擴大內需來吸收他國商品,反而可能因低價商品外溢,引發全球通縮。胡采蘋團隊、甚至中國券商都有做測算顯示,關稅達40%才會削弱中國商品競爭力,若提高至54%,中國出口品恐全面崩盤,屆時全球的問題,將不只是貿易,更是經濟結構的劇變,「未來該擔心的不是中國開放內需市場對外採購,而是要擔心中國出口品在全世界造成通貨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