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
外媒日前拋出美國晶片製造業的重磅合作消息,指台積電(2330)與英特爾(Intel)已達成初步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經營英特爾位於美國的晶圓廠。據消息內容,英特爾與其他美系企業將持有過半股權,而台積電則持股20%。對此,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無論以何種合作形式,成功關鍵都取決於「台積電是否能夠確保擁有英特爾的管理控制權,並實施其管理模式。」

郭明錤在社群平台X發文指出,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競爭優勢(生產良率)並非只是單純採購設備與技術移轉就能複製,而是「管理層面的深度介入」,包括人員管理、組織文化、設備與材料採購、專利與技術路線規劃、市場調查、客製化服務等,因此他直言:「如果要英特爾改善生產良率,不管是哪種合作形式 (顧問、入股、合資公司等),成功的前提是『台積電擁有Intel的經營權並複製其管理模式』,否則只是曠日費時且失敗機率高」。
郭明錤強調,自己並不是說台積電的管理是代工產業唯一成功的方法,但這套管理方式已被驗證是可行的,因此若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提升英特爾的良率,提案團隊必須確保「3件事」,首先,「台積電能否擁有Intel的管理控制權」若無法深入參與決策流程與執行機制,任何技術支援都將淪為表面功夫;第二、「台積電能否掌握經營控制權」,組織改造本非易事,成效或許需時數年才能見著,甚至有可能比台積電在美自行擴廠的進度還慢;第三則是,若台積電無法對英特爾進行管理控制,合作模式將面臨高度失敗風險,提議團隊是否具承擔失敗的責任也是一大難題。
不過,郭明錤指出,如果台積電與英特爾成立合資企業一事只是作秀,目的僅為表現「有在做事」,且能接受在川普任內沒有任何成果,那麼上述分析就不需要列入考量。
看來關於台積電以某種形式協助Intel的市場傳聞會一直持續下去。
— 郭明錤 (Ming-Chi Kuo) (@mingchikuo) April 4, 2025
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競爭優勢(生產良率),是許多層面(如:人員管理、組織文化、設備與材料採購、專利與技術路線規劃、市場調查、客製化服務等)環環相扣後的結果,而非單純採購設備與技術移轉就能複製。…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股市暴跌不是關稅的錯?美財長稱「是科技七雄的問題」:非川普經濟政策所致
被美課徵32%關稅好可怕?矢板明夫曝「川普1點」值得鼓掌 建議台灣可做「3件事」
安心穩放好選擇?他欲砸錢進場00919 網卻搖頭:「這檔」跟收房租一樣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