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申翰指出,關稅衝擊將影響經濟面或產業獲利能力,並接連帶給就業市場不確定性,他指出,勞動部已經預先考慮到關稅衝擊將影響就業情境方面的三大問題,「第一個、避免企業因為獲利或衝擊而提前解除勞動契約;第二個、希望能避免失業勞工因就業機會的緊縮,而難以返回職場;第三個、避免初次尋職及畢業青年就業不易」。
「第一個措施,我們會針對勞資主動訪視衝擊」,洪申翰提到,除了針對事業單位以外,也會特別跟工會,尤其是潛在受到影響的產業工會主動聯繫,以了解第一線就業市場上的變化訊息,「如果產生變化,我們也希望能夠跟這些工會來去做合作」;至於事業單位的部分,勞動部也會掌握事業單位的人力變動情形跟服務的需求,也包括提供事業能穩定僱用的相關資訊。
至於第二個措施則是針對勞工的安心就業的部分,洪申翰說,勞動部希望能降低在職勞工被解僱的風險,因此提出薪資補貼、減班休息、鼓勵事業單位來辦訓、協助微型的企業的創業等,維持僱用的安定。
接著,他說道,第三個措施便是針對現在已經遭受衝擊的勞工,「他可能已經離開職場,要怎麼協助他可以順利的回到職場再就業」,洪申翰表示,為鼓勵企業僱用已經離開職場的勞工,勞動部甚至將給予獎助,包括安穩雇用的獎金,也包括創造多元的就業的機會,或者在公共服務上擴大公共服務上面的職缺,「希望受到已經影響或者離開職場的勞工可以更順利的降低門檻並回到職場上。」
第四個措施,便是針對年輕人及臨近畢業季的年輕人的部分,「這些人的職缺容易受到景氣的衝擊或波動」,他說,為了使這些畢業青年能夠順利的銜接職場,勞動部提供工作崗位的訓練,包括職前訓練相關的補助,「我們可以擴大的給予尋職的津貼跟就業的獎勵金」,並指出補助最高可以超過百萬,包括職前的訓練獎勵金及初次尋職青年的穩定就業津貼。
洪申翰強調,勞動部所推動的這四項相關的措施,在過去其實已經有相關經驗,將會進一步精進,並整合相關的資源,提高實施的效益,並針對可能申請的條件跟門檻來給予放寬,他直指目前四項措施的經費已高達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