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和副院長鄭麗君,接連現身行政院,召集各部會開應變會議,就是因為,美國總統川普揮關稅大刀,指控台灣對美國課64%關稅,但這數字怎麼來?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這64%跟關稅幾乎沒有關係,「主要的分子就是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根據國內財政部數據,2023年,平均名目關稅6.5%,高於美國的3.3%,怎麼算都不可能是64%,外媒和國外學者,痛批川式算法,用去年,台對美逆差,除以同時間,美國從台灣進口的貨品金額,739億美元,除以1162億,換算成百分比,小數點四捨五入,剛好64%,川普認為,這就是優惠關稅,一半課32%就好。
張建一:「現在政府就要趕快找相關的,我們對美國出口比較大的一些公協會,趕快來溝通,當然政府一定要擴大救濟。」

針對美國關稅制裁,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列出三大不合理,強調計算方式,不論是科學依據或是國貿理論,基礎不明,無法反映台美貿易結構互補性,第二不合理,是AI需求暴增,行政院指出川普第一任任期,對中國加徵關稅,台商大幅回流,美國對台灣資通訊需求也增加,反映台對美,有巨大貢獻,現在卻反被課徵高額關稅。雖然半導體暫時豁免,銅、藥品、木材和美國境內無法取得的能源、關鍵礦物也先鬆口氣,但白宮官員透露,未來仍可能面臨額外關稅。經濟學家分析,台商壓力一定很大。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目前半導體是沒有課徵的、是豁免的,但不代表它會持續豁免,越南被課徵那麼高的關稅,這個對台商其實壓力非常非常的大。」
除了兩大不合理,行政院指出第三不,美國把矛頭指向低價違規轉ˊ運、洗產地問題,但台灣已有落實對策,積極查緝,最後還是無法逃過關稅大刀,院長卓榮泰,指示經貿談判辦公室,盤點高額關稅不合理之處。總統賴清德晚間也發文,行政院各部會支持產業措施和經濟金融穩定方案,要把衝擊減到最小,並指示相關部門,與美方強力交涉,務必維護國家利益。
【原文出處】川普對台課32%對等關稅 賴總統:與美方強力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