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最新關稅措施比市場預期更為嚴厲,不僅將從5日起對全球徵收10%的基準關稅,9日還將針對特定國家加徵20%至46%不等的關稅,這使中國大陸成為最受影響的對象,其總關稅達到54%。台灣也未能幸免,尤其在對美國出口的筆記型電腦、手機和伺服器等產品上,並未受到豁免。此次關稅調整對金融市場造成劇烈衝擊,也對全球經濟構成長期威脅。

台灣在此波關稅中遭遇32%的高稅率,分析指出,若台灣廠商選擇自行吸收關稅成本,其盈餘將立即受到30%以上的衝擊;如果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則終端需求可能因此減少,對訂單和盈餘的侵蝕將持續超過30%。此外,倘若美國未在最後一刻大幅縮小關稅戰範圍,這場貿易爭端可能演變為全球性貿易大戰,根據歷史經驗,全球貿易額可能會萎縮5%至7%。
在此背景下,投資建議維持靜觀其變,市場關注的焦點包括各國是否會採取報復措施,以及川普是否會調整其政策。對此,投顧建議採取防禦型操作,並針對八大產業進行分析:
半導體產業方面,雖然美方排除了半導體產品,但關稅上調仍將導致經濟衰退風險上升,進而影響整體科技需求。儘管半導體庫存仍維持在健康水準,但全球經濟下行可能加劇年增率的下降,對台積電等公司也構成挑戰。
在網通產業,由於美國營收占比高達40%至70%,台灣廠商將面臨一定的衝擊。過去經驗表明,台灣網通廠商需與客戶協商調整價格,並可能將一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即便如此,產能轉移的可能性較小。
電子產品如PC、手機和伺服器也受到顯著影響,尤其是蘋果等品牌,由於其主要市場在美國,並且生產基地大多在中國和印度,將面臨高額關稅,這可能推動價格上漲並影響終端需求。
在成衣製鞋領域,過去品牌商力推的生產基地分散策略未能有效應對高關稅影響,目前這些區域的關稅達到最高水平,將對品牌和零售商構成嚴重打擊。
貨櫃航運業也將遭受波及,川普的高額關稅措施將推動商品售價上漲並減少消費,進而影響全球貿易量和貨運需求。由於市場預期第二季會進入航運旺季,運價反彈的幅度也可能會受到抑制。
總體而言,除墨西哥外,其他生產基地如越南、台灣等國家都面臨極高的關稅,預計這將對消費市場造成衝擊,並對相關行業的獲利前景帶來下行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經濟將迎來全面衰退?巴菲特示警:想存活要靠「這5點」 現在看還來得及
關稅讓下週成「做空的天下」?他問「AI股是否最慘」 網曝1解答:來不及了
台指期夜盤重挫逾800點!專家示警唯一躲過只有「這檔AI股」 「2大產業」恐成第一受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