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當地時間2日下午4時正式宣布將對多國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其中台灣將被課徵32%,消息一出,台指期夜盤瞬間暴跌860點。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分析,這是川普的「交易式外交」,將對台灣的出口導向產業造成顯著影響。他強調「3隱患」,認為台灣政府需迅速應對,評估產業衝擊,穩定市場信心,並考慮台美關係與談判籌碼的現狀,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經濟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根據各國對美國課徵的關稅,對其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回應的關稅約是對方徵稅的一半。具體來說,柬埔寨將面臨49%的關稅,越南46%、中國34%、印尼和台灣32%、南韓25%、日本及馬來西亞各24%、歐盟則為20%。
川普公布對台徵收32%關稅後,台指期夜盤原本位於高點21668點,瞬間暴跌860點至20808點,終場收在20859點,下跌437點,跌幅達2.05%。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在臉書發文指出,川普的互惠主義政策,並非出於外交理念的考量,而是經過精算的貿易懲罰表格。這一政策表明,只要某國的對美貿易數據顯示不對等,無論該國是盟友與否,都可能進入被清算的機制,強調川普政府對於貿易不平衡的強烈反應,也再次凸顯其「交易式外交」的核心思維。
而從結果來看,台灣被放在與中國(34%)幾乎同等的關稅區段,高於許多東南亞國家(例如柬埔寨49%、越南46%、孟加拉37%),但輸給南韓(25%)、日本(24%)與以色列(17%)等美國核心盟友,必然會對台灣產業競爭力造成衝擊。
翁履中分析指出,台灣的出口導向產業將首當其衝,尤其是電子、機械、金屬、原物料等關鍵項目。這些產業將面臨美國市場需求下滑的風險,並將直接影響台股市場,尤其是那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上市櫃企業,可能會面臨獲利模型的重估與產線轉移壓力。此外,這不僅是投資信心的問題,也涉及結構性風險的反應。
翁履中提出三個「值得全台灣思考」的方向:首先台灣政府必須立刻進行產業衝擊評估,找出風險最高的產業,並考慮啟動如出口融資、保險、退稅、減稅等複合型工具,來緩解貿易戰帶來的影響。
其次,台灣也需檢視台美關係是否仍處於良好狀況,尤其在如此重大的政策改變下,台灣是否能夠依賴以往的溝通管道,及時與美方進行對話。
最後,台灣手上是否仍然擁有談判籌碼,如晶片產業和地緣戰略價值,能否換取美國的經濟友善,避免貿易關稅對台灣的傷害。
翁履中指出,「互惠關稅」是美中經濟博弈與產業重組的起點,對台灣將帶來更多挑戰。儘管台灣與美國有密切的經濟與軍事合作關係,台積電等企業的美國投資也被川普提及,但台灣依然被納入高關稅名單,這顯示台美經濟關係未來可能會面臨更多挑戰。特別是在台灣的中小企業界,可能會因為對美出口的壓力而面臨產業外移的風險。
在最後,翁履中強調,無論軍事還是貿易,台灣都無法忽視美國的重要性,但台灣也需要認清現實,「真的不能把『希望』美國或是其他國家講道義,而不面對現實的想辦法在壓力下勇敢說不」。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台股單日大跌700點後... 2個月平均漲幅達「這個數字」 專家建議此時可逢低分批買進
台積電除息秀將至「該跑路還是抱穩」?專家曝「1關鍵」:佈局時機點
美關稅大刀卻漏半導體?阮慕驊曝「這1個原因」:川普這招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