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部地區在2025年3月28日,於當地時間中午12時50分發生了該國近百年來最嚴重的一起災害地震。對於有日本漫畫預言7月恐大地震一事,台灣地震科學中心說話了。
★延伸閱讀★獨家/反抗軍爭地盤! 募款棚前緬北兩大勢力當街鬥毆

該起地震震央位置位於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以西的佛教聖地實皆鎮附近,強烈的震動造成緬甸曼德勒至奈比多一線上,有多個城市嚴重損害與人命傷亡,且伴隨著實皆斷層多處地表破裂。地震不僅造成鄰近區域的傷害,連1000公里遠的泰國曼谷亦感受到強烈震動,發生嚴重的建築物倒塌與人員傷亡。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Taiwan Earthquake Research Center, TEC),為集結台灣各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之地震科學相關研究學者的組織,其下設有教育推廣委員會,目的在建立一個地震知識教育中心。本次地震雖然震央不在台灣,然嚴重的災情造成了民眾對地震災害的擔憂。為提供正確的地震科學與防災知識, TEC教育推廣委員會特舉辦地震說明會,快速彙整本次地震的最新發現、並釐清相關科學事實。
本次緬甸地震區域在過去180多年間並未發生任何明顯的災害型地震,為板塊邊界斷層上著名的地震空白區。中央大學地科系研究團隊製作的震央地區震度圖,顯示實皆南部和曼德勒西部經歷嚴重的地面震動,對應到此地區的重大災損地區。臺灣師大地科系研究團隊的餘震分析則顯示,在主震發生後近4天內,共有近400個餘震分佈於實皆斷層沿線長達400公里的區域中,包含1個規模大於6與8個規模5~6間的中規模餘震。而臺大地質系、中正地環系、臺大地理系的團隊的衛星資料分析成果則發現實皆斷層的破裂長度達400公里,遠超過地震前估計的地震空缺區大小,是造成本次地震廣泛災損的主因之一。

而對於近期「緬甸地震是否會觸發台灣地震?」的傳言,TEC教育推廣委員會澄清,緬甸與台灣兩地相隔2500公里遠,就過去的研究顯示,地震波遠距離觸發地震(動態觸發)僅對規模4以下地震有影響力。在臺灣,活動斷層上的能量累積速率非常快,近距離的地震活動頻繁,其影響力遠遠超過遠距地震的觸發效應。如近期發生的大埔地震,對鄰近地區的地震潛勢影響遠大於緬甸地震。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於1999年出版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因精準預言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而成為話題之作。內容還提及另一項驚人預言,2025年7月將發生全球性大災難,也引發熱議。對此,台灣地震科學中心表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就必須跟地震共存,不需要擔心5月份或7月份會有地震,「規模6的地震發生在台灣週邊每年2至3個,頻率非常高、遠高於世界各地」,強調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應提早準備防範。
●東森新聞關心您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往下看更多】
● 獨家/反抗軍爭地盤! 募款棚前緬北兩大勢力當街鬥毆
● 獨家/緬甸地震災情頻傳 官方:2719死、4521傷、441失聯
● 全家9口唯一生還!緬甸「出生16天嬰」奇蹟存活
【今日最熱門】
● 股票恐淪壁紙!福懋油未依規申報財報 4/7起停止交易
● MLB/宇宙道奇無極限!交易來2023年盜壘王魯伊茲
● 解放軍釋出「實彈射擊畫面」 點名攻擊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