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3日報導,美國將對所有輸入美國的產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並訂於4月5日生效,面臨此規範的國家包含:英國、新加坡、巴西、澳洲、紐西蘭、土耳其、哥倫比亞、阿根廷、薩爾瓦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
白宮官員另透露,美方將對約60個「最嚴重違規者」(Worst offenders)徵收特定的「對等關稅」,並訂於4月9日生效,這些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並對美國貿易施加「非關稅」壁壘("non-tariff" barriers),或採取其它讓美國政府認定破壞該國經濟目標的行動,受此依個別情況制定關稅稅率的主要貿易夥伴,包含歐盟20%、中國34%、越南46%、泰國36%、日本24%、柬埔寨49%、南非30%、台灣32%。
據報導,加拿大及墨西哥並不包含在新的加徵關稅名單中,白宮對此說明,他們將使用先前行政命令中的規定框架,來與這兩個國家打交道;該命令對上述兩國徵收關稅,這是政府解決芬太尼與邊境問題的部分努力,起初設定關稅為25%,隨後又宣布了一些豁免和延期措施;另,川普亦同意暫停對這兩國課徵汽車進口關稅25%。
報導指出,川普還宣布美國將「對所有外國製造的汽車」課25%的關稅;這些關稅幾乎立刻生效,亦即從美國時間4月3日午夜(台灣時間4月3日中午12時)開始。
針對美國的新關稅措施,民眾黨回應,台灣被列入這些特別課徵高關稅國家中,排名第七高,高達32%;即便台積電(TSMC)已宣布赴美高額投資案,台灣仍遭受美方高關稅的特別對待。

民眾黨說明,如果最終這項高關稅措施付諸實行,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經濟,勢必受到嚴重打擊。衡諸高科技產業已經被迫赴美投資,此波關稅措施是否會將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傳統產業(如汽車零組件)也被逼到美國設廠,否則將喪失市場競爭力?果真如此,台灣的產業空洞化勢將更形嚴重。
最後,民眾黨呼籲,政府應立即啟動對美關稅談判磋商,明確提出互利訴求,爭取關稅減免或調整;同時加速提出具體社會與經濟韌性方案,涵蓋產業轉型、就業安定與物價穩定,確保台灣在變局中站穩腳步,不再成為國際經貿博弈下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