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在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勞工當中,有42.6%透露,目前「有小孩」;代表其餘的57.4%,目前「沒有小孩」,而且若以人生規劃來看,這當中又共有四成表示,其實「有計畫」生小孩:其中24.1%屬於「未婚,但有計畫生小孩」,15.8%屬於「已婚,且有計畫生小孩」。
也代表剩下的60.1%,「沒有計畫」生小孩:其中42.3%屬於「未婚,且沒有計畫生小孩」;17.8%屬於「已婚,但沒有計畫生小孩」。只是若目前沒有小孩的話,仍有83.3%透露,未來會擔心無人「清明祭祖」;也代表不會擔心的,僅佔16.7%。

探究勞工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在可複選情況下,主要依序有:「怕賺的錢不夠養小孩」、「覺得買不起房子,沒法給小孩一個家」、「工作忙,怕沒有時間照顧小孩」,以及「覺得令人安心的保母或托育機構難尋」、「覺得生小孩之後不自由」。
其他不生育的原因,又分別是:「怕感情生變,無法給小孩健全的家庭」、「另一半不想生小孩」、「社會太亂,擔心小孩被傷害或學壞」,以及「不滿意台灣教育體制」、「社會太競爭,不希望小孩將來受苦」。

「沒有計畫」生小孩的原因?(圖/yes123求職網)
解讀前述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台灣「少子化」的狀況,不但與低薪、凍薪、工時長的職場環境有關,其他像是高房價、教育環境、治安問題,都成為「拒生」或「懼生」的導火線之一。
因此楊宗斌建議,政府若想要提高生育率的話,除了經濟面考量外,像是呼籲企業加薪、提高基本工資,或者透過輔導產業轉型,提高薪酬水準;其他部份也必須從社會福利、社會安全層面著手,以及建立更完善的托育機制。
從yes123求職網的調查也發現,若目前仍「未婚且無子女」,其中62.8%表示,心中「沒有」結婚計畫;其餘37.2%則表示,心中仍「有」結婚計畫。
不論是否為「恐婚族」,合計有83.6%的未婚上班族透露,在進入職場後,「曾經」被家人關切過「結婚進度」:其中53%是「有感受到壓力」;30.6%是「沒有感受到壓力」。
在可複選情況下,對於「沒有」結婚計畫的人來說,主要原因依序為:「自認收入只能養活自己」、「找不到理想、心儀對象,寧缺勿濫」、「買不起房子」,以及「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工作不穩定,不想拖累另一個人」。
其他不婚的理由,又分別是:「自認存款少,結婚基金不夠」、「週遭親戚朋友的婚姻不美滿,擔心離婚收場」、「事業心重,職涯目標未完成前不婚」,以及「自認不懂與公婆、岳父母的相處之道」、「有家人要長期照顧,不想拖累另一個人」。

目前「沒有」結婚計畫的原因主要有?(圖/yes123求職網)
反之,若有結婚計畫,「結婚基金」預定要存到多少,兩人才會考慮步上紅毯的另一端?此次調查結果則顯示,平均「至少」需要72.4萬元;其中甚至有兩成四認為,目標要存到「百萬元(含)以上」。
而且若以「官方經常性薪資」約4.7萬元估算,恐怕要花上大概十五個月的時間「不吃不喝」,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再由此數據進一步推算,像是2024年全國結婚的佳偶,總數達12.3萬對,假設每對新人平均預算為72.4萬元,估計一年在台灣,結婚商機就可高達891億元!
為了鼓勵民眾生育,不論中央或地方政府,持續調高「育兒津貼」與「生育補助」!對此有高達八成八的上班族表示,「不會因為」現有官方的生養育獎勵或補助,而生或多生一個小孩。
假如目前有小孩的話,合計有67.2%屬於「雙薪」家庭:其中56.3%為「雙薪家庭,且有長輩需扶養照顧」;10.9%為「雙薪家庭,但尚未有長輩需扶養照顧」。
代表其餘的32.8%,屬於「單薪」家庭:其中30.3%為「非雙薪家庭,且有長輩需扶養照顧」;2.5%為「非雙薪家庭,但尚未有長輩需扶養照顧」。
總的來說,「有子女、同時有長輩需扶養照顧」的,也就是所謂「三明治族」、「夾心餅乾族」的比例,合計更達到了86.6%。
不論是否目前為雙薪,或有無長需輩需扶養照顧,對於目前生活,感到「財務吃緊」的比例,也高達了85.7%。
除了覺得津貼、補助不太夠,上班族更認為,從出生到十八歲成年,為了小孩所準備的「生養育基金」,平均「至少」要存到668萬元;其中甚至有22.4%認為,要存到「一千萬元(含)以上」。
同樣以「官方經常性薪資」約4.7萬元估計,大概要「不吃不喝」將近十二年,才有可能準備好這筆「生養育基金」!
本次調查進一步發現,勞工朋友平均預估,家庭「總月收入」最少要達11.3萬元,才有能力「生養一個小孩」,約為經常性薪資47K的2.4倍左右。
觀察本次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出,想要準備好生養育基金,恐怕夫妻兩人都要就業,也就是「領雙薪」,同時持續進行投資理財計畫;另一方面,除了小孩外,如果還需要分神照顧銀髮族的長輩,可能導致這群「三明治族」身心壓力更為沉重。
楊宗斌進一步表示,加上職場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以及工時過長,許多因素影響到生養育意願,除非任職的公司是「幸福企業」,能主動提供相關福利,藉以減輕經濟負擔,或者讓員工在上班時,不用常常分神於子女的事情。

您認為如果勞工請育嬰假,以下哪類職務「最容易」被取代?(圖/yes123求職網)
此次調查也發現,職場爸媽自認目前「親子關係」:有79.3%算是「偏向疏離」;有20.7%算是「偏向親密」。
難怪對於「職場爸媽」的角色扮演,自己平均打了47.7分,略低於去年的48.5分,算是不及格,這也顯示仍有努力改進的空間:其中13.8%自認拿「零分」;極少數的3.4%,仍自認有「一百分」。
對於目前有小孩的勞工來說,台灣的職場環境又是如何呢?其中有超過半數,高達65.4%認為,對「職場爸媽」算是「不友善的」;這代表認為「友善的」,也佔了34.6%。
在不分同事或自己的前提下,假如員工有急事或找不到照顧者,想要帶小孩上班的話:其中勞方有79.3%表示「贊成」;但也有20.7%表示「反對」。
觀察上述調查數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當生活中有了小孩後,雖然是「甜蜜的負擔」,職場爸媽們卻更擔心職場壓力、公務時間,是否讓家庭和事業失衡,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楊宗斌還認為,已婚但尚未有小孩的上班族,更容易面臨來自長輩們的壓力,特別是針對這四個字:「傳宗接代」!所以在處理生養育問題時,上班族顧慮的地方更多,除了需要家人多多體諒外,甚至需要與公司老闆、主管,溝通現階段的生活或婚姻狀況,藉以取得人生平衡點。
注意:〝蛇年勞工婚育計畫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5年3月18日到3月31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20歲(含)以上、已畢或役畢(免役)的求職會員,有效問卷共1,397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62%。
【原文出處】蛇年勞工婚育計畫調查出爐! 六成三屬恐婚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