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所謂的「解放日」(4 月 2 日)將至,其對等關稅政策態度也逐漸明朗化。只不過,先前一下子稱要課的稅率幅度緩和、且部分國家還可望豁免;卻又一下子傳出「考慮全球性加徵高達 20%關稅」,讓全球股市短線走勢宛如「大怒神」般震盪。
受半導體、科技類股「殺盤」影響,台股三月重挫 2,357.28點(或 10.23%),指數跌穿「21,000整數關卡」;而櫃買指數(OTC)表現比加權指數更為弱勢,單月跌幅達 11.36%,連帶衝擊台股ETF之單月表現。《新頭殼》統計,至昨(31)日收盤,共 20檔台股原型ETF之單月跌幅達到雙位數。其中,績效最慘者為富邦台灣中小(00733),其單月跌幅 15.76%;其次為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其下跌 13.34%;倒數第三的,則是元大富櫃50(006201)的 13.31%。
其他像是富邦科技(0052)、元大電子(0053)、野村臺灣新科技50(00935)等持有高含量科技族群的ETF,以及富邦台50(006208)、元大台灣50(0050)等高人氣的市值型ETF,也成了「受災戶」。
週一台股大跌 906.99點,創史上第四大單日跌點。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日前於立法院財委會談及川普關稅政策對市場的影響,表示雖然消息面會影響股市,但最終仍要回歸基本面,台灣上市櫃公司截至二月底的營收,相較過去成長非常顯著,良好基本面的樣貌也反映在台股的韌性上。至於外資持續賣超台股,但國際資本流動有來有去,水位沒有明顯改變。
群益投信投研部主管陳沅易分析,大盤跌破了所有均線、也破了 21,000關卡;對於台股來說,目前傳產類股(原物料、航運、營建)因有烏克蘭戰後需求題材及殖利率保護,預期類股表現仍較大盤表現佳;電子族群預期會持續受到川普 4 月 3 日將對晶片課徵 100%關稅影響,半導體族群股價表現受壓。
陳沅易表示,近期外資仍持續賣出,惟內資法人持續加碼「高殖利率」標的,投資人可提前佈局四、五月除權息行情,預料短期波動難免,長多格局仍可期,指數修正之際可把握中、長線逢低布局契機。
國泰台灣領袖50 ETF經理人蘇鼎宇表示,目前台股約於 21,000~22,000 點左右徘徊;面對市場不確定性,要先穩住自己,勿隨市場波動「追高殺低」,不妨透過「U計畫」有紀律地定期定額分批進場,即便從空頭年開始買,也能買出「微笑曲線」。
據群益投信台股研究團隊指出,統計台股史上單日跌超過 700點以上共有七次,觀察錢六次的後市平均表現,後 5 日、後 10 日、後 20 日、後 60 日平均都是正報酬,分別為 2.01%、4.42%、5.22%、13.56%,整體態勢趨穩向上,近期台股雖然震盪,但後市卻不悲觀,中長線佈局時機點浮現,但由於個股波動較大,建議可選台股基金或ETF逢低、分批介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