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3月28日發生震矩規模7.7地震,目前已知造成2千多人罹難。援助團體表示,當地急需避難所、糧食與飲用水。震央居民說,一處堆滿遺體的墓地,傳出屍臭。隨著救援團隊挺進震央附近災區,倖存者需要大規模的人道援助行動。緬甸今天舉國默哀1分鐘,悼念不幸喪生的罹難者。
緬甸軍政府昨天聲明,全國將降半旗直至4月6日,「以哀悼(3月28日大地震)人員傷亡及災損。」軍政府同時宣布4月1日中午12時51分02秒(台灣時間下午2時21分)默哀1分鐘,此時間正是震矩規模7.7強震發生時,這是全國為期一週哀悼活動一環。民眾原地默哀,媒體停止廣播並秀出哀悼標誌,寺廟與佛塔也將祈福。
人口超過170萬的緬甸第2大城瓦城(Mandalay)是重災區之一,瓦城各地民眾連續4晚露宿街頭,他們無法返回被摧毀的家園,同時也要擔心不斷發生的餘震。

李金蘭提供

緬甸台商總會理事趙德仁提供

緬甸台商總會理事趙德仁提供
軍政府31日表示,至今已確認地震死亡人數為2056人,受傷人數超過3900人,失蹤人數仍有270人,預計傷亡人數還會大幅上升。

緬甸在台學生陳飛揚提供

許多受傷民眾只能就地進行緊急治療,災區急需飲用水、藥品、食物跟毯子。李金蘭提供
悶熱的天氣使得救援人員精疲力竭並加速遺體腐爛,可能讓身分識別變得困難。瓦城街道31日開始恢復通行,餐廳與街頭小販也重新營業。瓦城一座被摧毀的清真寺外,數以百計穆斯林聚集在一起進行開齋節(Eid al-Fitr)首次祈禱。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緬甸地震是最高等級的緊急狀況,緊急尋求800萬美元搶救生命。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也已疾呼籌集超過1億美元的援助資金。
在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罕見地呼籲外國伸援後,國際援助與救難隊伍陸續抵達。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感謝主要盟友中國、俄羅斯及印度的協助,並表示有關當局正盡最大努力。
但報導指出,儘管緬甸忙著地震善後,軍方仍持續空襲國內的武裝反抗勢力。
聯合國緬甸事務特使畢紹普(Julie Bishop)31日呼籲各方停止敵對行動,集中精力保護平民和提供援助。
路透社報導,人在瓦城(Mandalay)的一名國際救援委員會工作人員說:「經歷過地震的恐懼後,民眾現在很怕餘震來襲,只敢睡在外面的道路或空曠田野上。」「然而,在各地鄉鎮與城市,安全的空間非常稀少。當地急需帳篷,即使房子未受損,民眾也不敢在屋內睡覺。」
國際救援委員會表示,團隊發現災民急需醫療照護、飲用水與糧食。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位於震央的緬甸中部城市實皆(Sagaing),一處墓地開始堆積遺體。20歲的實皆居民艾莫(Aye Moe)說:「屍體昨天開始散發惡臭。今天,情況已經嚴重到難以形容。遺體還無法運出實皆市,救援團隊也還沒抵達。」「必須在每座墳墓內埋葬10具遺體。沒有足夠空間時,他們就必須把遺體運至瓦城火化,但那裡也沒有足夠的火化爐。」
在瓦城,一名居民向路透社表示,民眾急著自行組織行動,從瓦礫堆中挖出遺體,因為當地沒有足夠器材或救援團隊,當地居民也擔憂發生餘震。「民眾白天回到屋內,但晚上還是不敢睡覺。大家仍睡在外頭,也開始生病…因為地面整天被太陽暴曬,地板太燙了。」
鄰國泰國首都曼谷已確認至少有19人死亡,地震導致一座興建中的曼谷30層高樓倒塌,挖土機繼續清理現場的大堆瓦礫,當地已證至少75人下落不明,救援人員仍在瓦礫堆中搜尋生命跡象,但他們知道,地震發生近4天,找到倖存者的機率渺茫。搜救團隊表示,他們打算運進心靈撫慰犬,陪伴死亡與失蹤者的家屬。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