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從美東時間4日凌晨起,對加拿大、墨西哥開徵25%,中國新一輪10%關稅。3國也隨即提出報復措施,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揚言繼續加徵回應,引爆1990年代全球化後最大規模貿易戰,全世界都在關注川普改變美國長期經濟與外交政策所造成的廣泛衝擊與影響。
美國對加拿大開徵關稅後,加國宣布即時對價值300億加幣(約新台幣6798億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21天後,價值1250億加幣(約新台幣2兆8325億元)的進口商品,也將開徵同樣稅率關稅。
中國也宣布將針對美國農產品,包括雞肉、玉米、大豆、牛肉等加徵15%、10%關稅,暫停美國原木與3家美企大豆進口並對美國光纖產品進行調查,15家業者列入出口管制名單。
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4日宣布,本週日(3月9日)起,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的具體措施,以反制川普對墨西哥課徵25%的關稅。
川普宣布對2鄰國大幅開徵關稅,引爆1990年代全球化後國際間最大規模的貿易戰。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宣布報復措施,川普不甘示弱,揚言再加碼加徵相同稅率的關稅。美國同時與加、墨、中爆發關稅戰,影響廣泛,全球密切關注經濟戰火的發展。美加關稅壁壘將導致兩國商品價格升高,從汽車、住房到食品預料都將漲價。加拿大經濟高度依賴美國,加國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恐將裁員,加幣對美元匯率已跌至新低。
聲稱將奉陪到底的中國,也打破謹慎態度,2度被美徵收10%關稅後,若加上川普首任期已施行的稅率,美對中進口商品實際平均關稅稅率已超過30%,北京一日內提出多項相應報復措施。
全球2大經濟體貿易戰火加溫,中國針對美國農產品徵稅,將直接影響美國農業出口,但北京仍保留協商空間。
自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生效,2020年川普提出取代的「美墨加協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USMCA)期間,美國與2鄰國間幾乎沒有貿易壁壘,墨西哥受惠成為出口大國,輸美產品已成國家經濟命脈。
墨西哥經濟高度依賴美國,川普首任期對中國輸美產品開徵關稅後,多國業者遷廠至生產成本較低的墨西哥,導致美墨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美國從電視、洗衣機、汽車到筆電,都有墨西哥的參與。
川普競選期間再度提出「美國製造、購買美國。」打破美國80年來經濟優惠盟邦的長期國家政策。
分析師評估,如果貿易戰火繼續升高,加、墨國內生產毛額(GDP)恐將下跌3%至5%。美國社會預期通膨將重臨,加、墨也可能出現關廠失業潮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