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學生已經成年,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但來自清寒家庭的大學生,仍常為學費傷腦筋,背學貸、半工半讀。不喊苦的孩子最令人心疼,朱殷萱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父親車禍後找不到穩定工作,全家成為低收入戶,但她沒有被困頓的生活擊倒,努力考上國立大學。
門口的紅榜單還捨不得拆下來,虎尾高中這一屆兩個上台大,朱殷萱是探花,考上政大。
記者vs.朱殷萱父親:「殷萱很優秀,在這邊算是虎尾之光。(沒有啦,虎尾之光是不敢講啦),新住民之光倒是真的,新住民二代之中,她是第一個獲選雲林優秀青年的。」
殷萱的媽媽來自印尼,來台20多年,平時從事居家打掃零工,賺辛苦錢,希望為兩個女兒存學費。
朱殷萱母親:「我是苦了一輩子,從小就在田裡幫人做工。以為嫁來台灣會比較好,結果來台灣後更辛苦。我只有國小畢業,所以希望她們不要像我們這麼辛苦,我是希望她們比我們更好,找到穩定的工作,不要像我這樣,無論下雨或大太陽,都要爬上窗戶拆下來洗,這真的很辛苦,所以我一直告訴她們,不要像我這麼累。」
家中經濟全靠朱爸爸一份保全工作,每月領基本薪資維持生計。他年近60,患有慢性病,多年前因車禍導致左腳小趾粉碎性骨折,行動不便,更難找工作,全家成為低收入戶。
朱殷萱父親:「(裝義趾)只是為了讓腳趾看起來完整而已,醫生說他盡力了。因為左腳趾粉碎性骨折,導致左右腳重量不均衡。」
家裡能給的有限,殷萱從小不喜歡出鋒頭,但只要有表演或比賽機會,她一定參加,因為她知道,家裡能給的不多。
朱殷萱:「有種榮譽感被滿足的感覺,心裡會覺得很開心,所以只要有比賽機會,我都會去參加。」
學費之外的額外支出,對她來說都是負擔,像是買一件班服、參加畢業旅行,都需要掙扎很久。
記者vs.朱殷萱:「學校收費對你來說,會不會比較吃緊?(對,我會覺得有一點困難。像高中畢旅,本來沒有打算參加,我如果跟大家一起去,自己不花錢,心裡會覺得『喔,好好喔』,但如果自己出錢,心裡又覺得『天啊,這樣好像太奢侈了』)。」
記者vs.朱殷萱母親:「媽媽當時有跟她們說不能輸給台灣人嗎?(我雖然不是台灣人,但我有能力教她們好好讀書。沒有第一名沒關係,但不能最後,也不能在中間,最難的第五名可以,最好拿到第二、第三名)。」
如今殷萱和許多北漂學子一樣,羽翼未豐,父母能力有限,無法完全支應她的開銷。幸好有幼幼基金會的助學金,幫助清寒大學生穩定學習。現階段,她們需要您的溫暖支持,讓更多孩子安心讀書,築夢未來。
點這裡捐助>>支持清寒勵進大學生
【往下看更多】
● 婦倒路上無心跳!熱血美甲師幫CPR救命
● 驚險! 身障男馬路過到一半變紅燈 暖心駕駛幫擋車流
【今日最熱門】
● 台灣用電子設備遭重罰66萬!WBC警告:再犯恐失去資格
● 快訊/嘉南藥理大學董事長王昭雄離世 享壽84歲
● 最新投資意願調查「房地產險勝」 專家揭關鍵:發現價格沒鬆動